-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像学-总论
医 学 影 像 学;第一篇 总论;一、X线的伟大发现 ;;;二、医学影像学的确立及发展 ;;;;;2.超声与核素扫描
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应用超声与核素扫描进行人体检查,出现了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 USG)和γ闪烁成像(r-scintigraphy)。
3.CT与MRI
70年代和80年代又相继出现了计算机体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二、医学影像学的确立及发展;6.医学影像学的确立
目前,许多国家把放射诊断,USA、CT、ECT、MRI,介入放射学等内容概括起来,成立了影像诊断中心或医学影像学科,成为临时医学的崭新学科。在医院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临床科室。
近年来,我国医学影像学发展非常迅速,影像设备不断更新,检查技术不断完善,有力地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 ;三、X线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2.X线机的构成:
(1)X线管:高真空的二极管
阴极—钨制灯丝
阳极—钨 靶
(2)变压器:降压变压器(4-12V),灯丝变压器。升压变压器(40-150KV),X线管两极。
(3)操作台(控制器):调节通过X线管两极的电压和通过阴极灯丝的电流,分别控制X线的质和量。;;3.X线的发生过程:
向X线管灯丝供电加热,在阴极附近产生自由电子,当向X线管两极提供高电压时,阴极与阳极间的电势差陡增,电子以高速由阴极向阳极行进,轰击阳极钨靶而发生能量转换,其中1%以下的能量转换为X线,99%以上转换为热能。
;;穿透性 (X线成像的基础)
荧光效应(透视检查的基础)
感光效应(X线摄影的基础)
电离效应(放射治疗、放射防护的基础) ;5.X线成像基本原理
X线影像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
X线具有一定的穿透力
被穿透的组织结构必须存在密度和厚度差异
经过显像过程(X光片,荧光屏,电视屏) ; 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可分为三类:
高密度:骨组织和钙化灶。
中等密度:软骨、肌肉、神经、实质器官、结缔组织及体液。
低密度:脂肪组织及气体。
;三、X线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四、X线检查技术 ;(三)造影检查:
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以显影,即造影检查。引入的物质称为对比剂或造影剂。;对比剂;2.低密度对比剂:二氧化碳、氧气、空气等。
造影方式
直接引入:口服法 灌注法 穿刺注入法
间接引入
检查前准备及造影反应的处理
了解患者有无造影的禁忌症
作好解释工作,争取患者合作
对比剂过敏试验
作好抢救准备;(四)X线检查方法的选择原则:
检查方法选择的原则应以临床要求和检查部位为依据,一般是先简单后复杂,但也应有灵活性,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应用,应当选择安全、准确、简便而又经济的方法。原则上应首先选择透视和平片,必要时才考虑造影检查。; X线诊断是重要的临床诊断方法之一,诊断以X线图像为基础。因此需对X线图像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分辨正常与异常,并了解X线影像所放映的正常与病理的解剖特点。要熟悉正常解剖和生理的X线表现,熟悉不同疾病在不同阶段的病理及生理变化的X线表现。; 观察分析X线片时,应首先注意投照条件,即照片质量是否满足X线诊断需要。观察异常X线表现时,应注意:
病变的位置和分布
病变的数目
病变的形状
病变的边缘
病变的密度
临近器官和组织的改变
器官功能的改变;综合X线病理表现→初步X线诊断→X线诊?? ↓临床资料
年龄
性别
职业史和接触史
生长和居住地区
结合其他重要检查
;X线诊断的限度:
缺乏特征性
“异病同影”或“同病异影”
病变早期或病变很小,可没有异常X线表现
X线诊断结果:
肯定性诊断
否定性诊断
可能性诊断;六、 不同成像诊断的综合应用;七、X线数字成像原理与临床应用 ;;七、X线数字成像原理与临床应用;;七、X线数字成像原理与临床应用;七、X线数字成像原理与临床应用;;;八、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八、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九、信息放射学 ;九、信息放射学;九、信息放射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应用电化学-能源与电化学-第一章.ppt
- 应用电化学课件第4章.ppt
- 应用统计学:方差分析.ppt
- 应用随机过程 泊松分布.ppt
- 应用高等数学1.1 函数.ppt
- 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上报版PPT.ppt
- 底盘检测与.ppt
- 底盘概述2.ppt
- 底盘模块三转向系.ppt
- 底盘模块五车身.ppt
- 新解读《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 DB11_T 1029 - 2021》最新解读.docx
- 新解读《装配式薄壁型钢构成套标准件的制作及工程使用技术标准 T_CSUS 38—2022》最新解读.docx
- 新解读《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 DB32_T 4115-2021》最新解读.docx
- 新解读《热轧带肋600级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 DBJ 43_T 389-2022》最新解读.docx
- 《GBT19488.2-2008电子政务数据元第2部分:公共数据元目录》(最新)深度解析.pptx
- 《GBT20543.2-2011金融服务国际银行账号(IBAN)第2部分:注册机构的角色和职责》(最新)深度解析.pptx
- 新解读《湖南省城市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标准 DBJ 43_T382 - 2021》最新解读.docx
- 新解读《预应力带肋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 DBJ_T 15-237-2021》最新解读.docx
- 新解读《大型群众性活动场馆安全技术防范基本要求 DB11_T 1903 - 2021》最新解读.docx
- 新解读《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DB11_T 1888-2021》最新解读.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