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到此一游”的坏毛病都怪孙悟空-
[标签:标题]
2016
PAGE11 / NUMPAGES11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到此一游”的坏毛病都怪孙悟空?
在古代“到此一游”会推促文化的积淀,是因为媒体方式的缺乏。今天,人们拥有更多的形式和手段完成有限之生命与外物之长久永恒的对话;有更多的手段留住“来此、在此、见此、证此”的瞬间。在《西游记》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孙悟空在佛祖手指写下“到此一游”。如今,有网友发现,“到此一游”前几年被刻到了埃及的神庙上,如今又刻在故宫的大缸上。为何在景点刻字留名如此盛行?“中国式旅游”的根源在哪?
中国论文网 /2/view-7328000.htm
无法考证“到此一游”确切的发源年代,倒是古人喜欢随处题写的行为却一直存在。
据《晋书?卫恒传》记载,汉灵帝时,字写得最漂亮的书法家师宜官,就喜欢在墙上写字。因为当时人们喜欢看他在墙上写字,师宜官有时去酒店消费身上没带钱,就采取这方式向观者索讨酒钱。酒钱够了,就将墙上的字清除掉,即所谓“或时不持钱诣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酒,讨钱足而灭之。”
魏晋时期,类似师宜官这样的题壁行为更为普遍,有“书圣”之称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还曾弄出了父子墙上“斗字”的故事。有一次王羲之去都城,临行前在墙上写字,即唐孙过庭《书谱》的“临行题壁”一说。其子王献之等父亲走后,悄悄将字擦掉,在原处写上自己的字。王羲之回来后,觉得墙上的字写得不好,还认为是临走酒喝得太多了。
在墙上涂鸦曾是中国古代书法家的一大乐趣。据陆羽《僧怀素传》记载,唐代僧人书法家怀素每次喝酒喝到兴头上时,都会“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
唐末五代书法家杨凝式世称“杨少师”,外号“杨疯子”,其平生惟一癖好就是题壁,只要他进院,看到光洁的墙壁手就痒痒,“书其壁尽方罢”。据《旧五代史?杨凝式传》,杨凝式“善于笔札,洛川寺观蓝墙粉壁之上,题纪殆遍”。
到唐宋时期,在墙上涂写的现象几乎随处可见,但这时“斗诗”更出名,成为题壁新潮,谓之“题壁诗”。这些题壁多发生在旅行之中,“到此一游”味道十足。
唐代题壁有多盛行?唐代诗人项斯《赠金为姚合使者》诗称:“官壁诗题尽,衙庭看鹤多。”当时诗人元稹在《白氏长庆集序》中介绍白居易的流行情况时亦称:“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堠、墙壁之上无不书。”连皇宫的墙壁都敢涂写,可见唐代“涂鸦情结”有多么浓。
在唐宋以后,题壁热度方有所降温,但在旅行中仍十分常见。明朱长祚《书驿亭壁方寿州诗后》诗称:“最是临风凄切处,壁间俱是断肠诗。”
在唐代,几乎没有诗人未涂过鸦,《全唐诗》中有相当数量的诗歌系题壁诗;题壁文化也为当时大众所接受,能有名人“到此一游”来涂鸦被认为是一件有脸面的事情。据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巫咏难”条,当年秭归县令繁知一,听说正在旅游的白居易将经过巫山,特地把神女祠的墙壁粉刷一新,而且还特意先在墙上题诗一首:“苏州刺史今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诗。为报高唐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清词。”
诗人李白同样喜欢在墙上题诗。有一次,他在洛阳同华问传舍的墙壁看到有一首诗,惊为仙人之作。知道是安徽歙县人许宣平所题后,东游时特去拜访,但未能见到,离开时遂留下《题许宣平庵诗》:“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李白死后,其位于今安徽马鞍山市境内长江边采石矶附近的墓地,也成为后人涂鸦之地。明代梅之涣《题李白墓》诗云:“……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明冯梦龙《古今谭概?苦海部》“采石诗”条称:“往来诗人题咏殆遍”。
在古代文人生活中,涂鸦俨然成了其生活的一部分。北宋文学家石延年,有一次与好友和尚秘演一起到繁台寺的阁亭喝酒,酒菜很丰盛,是土豪牛某提供的。石延年说“此行可纪”,牛某捧来笔砚,石延年在墙壁上大笔一挥,留下了“石延年曼卿同空门诗友老演登此”。牛某希望也能题上大名,石延年不好意思拒绝,遂题“牛某捧砚”4字。此事作为涂鸦佳话,被宋人文莹记录在《湘山野录》一书中。
宋代文人继承了唐代文人的风格,对题壁兴趣似乎更浓。曾任殿中侍御史的长沙人刘次庄,就极爱在墙上到处乱写。据宋曾敏行《独醒杂志》记载,刘次庄“自幼喜书,尝寓于新淦,所居民屋墙壁窗户,题写殆遍”。
像刘次庄一样,古代很多文人都为“题壁控”,宋代大文豪苏轼也是其中之一,《苏轼诗集》中有相当一部分诗是“涂鸦诗”。苏东坡最有名的一首哲理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他即兴涂鸦之作,名叫《题西林壁》。
在南宋文人中,题壁诗最凄美最令人欷?[的,当是陆游的“沈园题壁”。陆游在游位于今浙江绍兴的沈园时邂逅前妻唐婉,相叙后在园壁上即兴写下了有名的《钗头风》:“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而据宋陈世崇《随隐漫录》记载,陆游后游蜀地,还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20个文言实词小故事全文翻译.pdf VIP
-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的护理.ppt
- 电声音响工程师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世界500强集团)2024年.docx VIP
- XXX大学学生更换宿舍申请审批表.doc VIP
- 2021常用电力线路阻抗表.docx VIP
- 《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讲义.pdf VIP
- 第3课《公民基本权利》精品说课课件课件-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pptx VIP
-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X线检查技术》课程标准.docx VIP
- 《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复习测试卷附答案.docx
- 《管理基础(第四版)》 课件全套 张云河 第1--6单元 管理学基础概述---控制职能.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