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顿在与儿童相伴的日子里.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顿在与儿童相伴的日子里

[标签:标题] 2016 PAGE12 / NUMPAGES12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安顿在与儿童相伴的日子里 1994年,我来到海门市实验小学,成为一名语文老师。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从一开始的迷惘,到爱上这一份工作,到如今每天平和而喜悦地安顿这份工作中,续写自己的生命故事。   安顿,为一份有意义的工作   我毫不避讳,做教师并不是我儿时的理想。从小以为,画画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期盼着能成为一名画家,画好多好多色彩斑斓的画。可是,我还是做了一名教师。初为人师时,很是迷惘:难道我这一辈子,就要在“a、o、e”,“点、撇、捺”与“字、词、句”中消磨吗?这样有什么意义?用“狼狈”来形容那时的我,一点也不过分。那阵子的我,总是做梦:梦到孩子们闹翻了天,上课??不是说错话就是写错字,口干舌燥、心急火燎就是怎么也醒不来。我没有什么好办法管住孩子们,又怕他们出事,所以一有空就看着他们。记得操场边上有一株桃树,春天桃花开了,孩子们玩着双杠,做着游戏,我就在旁边看着。虽然某一瞬间也有着岁月静好的错觉,但始终心生烦恼,只觉得耳边不清静。   心情的转变,发生在一个下午。除了语文课,我还兼着电脑课。在门外排队时,有一个女孩因过于兴奋,被我狠狠地责备了几句。上课了,孩子们一个个换上拖鞋走进了电脑房。等他们都进去后,我才发现拖鞋已经没了,于是赤着脚站在教室的中央。这时,一个女孩走过来,递给我一双拖鞋,怯生生地说:“老师,给你拖鞋!地上冷。”我一看,就是那个女孩,她光着脚。我看着她,心里又热又辣,只觉得羞愧万分。这堂课是怎么上的我已经记不得了,但一直记得,我不停地鄙视自己:“你这么大一个人,做老师的,还不如一个孩子!”几个月来的工作经历像放电影一样地在我面前闪过,是的,孩子们是吵吵闹闹的,可是每天早晨,他们见到我的时候,是那样的亲热;立夏的时候,他们带鸡蛋给我吃;桃花开的时候,他们在操场边玩,笑脸真的比花还要美;还有,有个孩子的父亲生病了,她母亲把孩子交给我照顾,对我是那样的信任……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把我当成最值得信任和托付的人,而我只有厌倦和不满。我想:其实,我可以对他们好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投入一些。   庆幸的是,我到了海门市实验小学。这里人才济济,身边都是我学习的榜样;这里人心温暖,充满关爱与真情。我的师傅严纫秋老师告诉我,要有耐心,培养孩子的习惯要从小事做起;我上“每周一课”《骆驼和羊》,教导主任王领琴听了一遍又一遍,并帮我出主意,用简笔画来解释词语。她的指导让我明白,语言的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上公开课有与众不同的设计,周益民老师力排众议,说应该尊重执教者自己的想法,他的理解让我有了坚持的勇气;张兴华校长经常来听我的课,告诉我要了解儿童,这样才能把话说到孩子们的心里……   就这样,我渐渐适应了和孩子们相处,也感觉到语文教学的奇妙:不同的字要用不同的方法记;不同的词语要创设不同的情境教;不同的课文要设计不同的思路去学……为了找到好的方法,我读各种各样的杂志,去听别的老师上课。我明白了教学目标对于一堂课的重要性,感受到情境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在意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语气对学生的影响,我曾经练过的字、学过的画也使我的语文课多了几分意趣……于是,两年后,学校开始让我参加各类比赛,我陆续在海门、南通的教学评比中获奖。   然而,最让我快乐的不是得了奖,而是我想出了好方法,孩子们学得轻松快乐。孩子们喜欢我,老师们觉得我聪明,学校对我也很认可。我突然对马克思所说的“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句话有了深刻的体会。在这快乐中我明白,和我接触的不是“a、o、e”“点、撇、捺”和“字、词、句”,而是儿童。在教学的世界里,只有儿童,没有知识的高低贵贱。我所从事的职业,是让知识与儿童的生命相遇相融,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这是一门美丽的学问,一门深奥的学问,值得很多人为之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和生命,包括我。   安顿,为一份属于自己的研究   我从小也算喜爱读书,但我从来没有像做语文老师后这样认真地品读文字,感觉阅读的美,也从没像这样感觉到阅读的重要。有一天,一个问题突然跳入我的脑海: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喜欢读书的呀!我仔细观察,发现有的孩子读书时而会点头微笑,时而会蹙眉叹息,好像真的看到了书中的情景;可有的孩子总是草草地把一本书翻完,他们的神情是倦怠的,文字在他们眼中依然是文字,转变不成具体的场景。我推测:一个人对阅读的喜好和他能否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去读书,在大家的论述中寻找依据。朱光潜说,“如果它对于我能产生诗的功效,我必须能从这些字符中,领略出作者原来所见到的境界”;王尚文说,“过去的经验总是以形象和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mccpppo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