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锂电池的开发史
锂电池开发史
(一)摆脱三重苦的锂电池迎来登场前夕
2015/03/06
???????锂电池登场20多年来,不仅得到便携式终端的采用,还在向电动汽车、家用蓄电池等众多领域拓展。今后,随着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掌握锂电池知识估计将会成为技术人员的必备条件。本连载将通过刊载锂电池之父——西美绪在《日经电子》上发表的文章,为您介绍锂电池开发史和发展历程。???????恕笔者提一则旧闻,2004年1月11日的《朝日新闻》(东京版)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大阪府警察以涉嫌盗窃为由,检举了大阪府守口市的一名公司员工和枚方市的一名大学生。警方指控二人“盗窃电气制品”,笔者原以为他们从电器行顺手牵羊地摸走了电器之类的商品,但其实并非如此。那么,他们究竟偷了什么?没了电池的手机只是块板砖???????其实,他们是从室外的插座“偷了电”。虽然涉案总金额统共只有1日元左右,但秉持不纵容违法的态度,警察还是对二人分别依法进行了缉捕。 ???????经调查,上述公司员工涉嫌使用门真市某餐厅的招牌用插座,为手机冲了大约5分钟电。上述大学生则是在京阪电铁的枚方市站前表演舞蹈时,把超市自动售货机的插头从插座上拔下,插到了自带的播放音乐的收录两用机上,从而构成了偷电行为。这两起事件的起因都是因为电池耗尽。 ???????这则报道告诉人们,在便携式产品流行的现代,作为电源的电池,尤其是二次电池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也就是说,“手机如果没了电池,只是一块板砖”。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为大家介绍如今在二次电池中占据首要地位、在不久的将来还有望成为电动汽车动力源的锂电池(以下简称:LIB)。从干电池到二次电池???????二次电池被广泛运用的历史并不长。东京通信工业(现索尼)推出日本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TR-55”是在1955年,当时使用的是一次电池,也就是干电池(图1)。之后,该公司又在1957年为小型收音机开发出了电压为9V的干电池“006P”(图2)。这种电池由6个小拇指尖大小的干电池在方形筒中叠加而成。006P电池现在依然是无线电遥控车等常用的电源。索尼在电池领域起步虽晚,却在半个世纪前,出人意料地机型了一项重要的商品开发。
HYPERLINK /bpimages/show/images/image2015/03/04/150304li1.html \t _blank 图1: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TR-55”东京通信工业于1955年推出。内置干电池。(供图:索尼)
HYPERLINK /bpimages/show/images/image2015/03/04/150304li2.html \t _blank 图2:9V干电池“006P”为1957年上市的晶体管收音机“TR-63”开发。现在也应用于无线电遥控车等产品。 (点击放大)???????在晶体管收音机之后,得到广泛普及的便携式产品应该是收录两用机。1963年,日立制作所推出了收音机与开放卷轴录音机二合一的产品。这据说是日本的第一台收录两用机。最初的“卡带录音机+收音机”在1968年由爱华(AIWA)制造,以此为契机,各大家电制造企业相继在1970年代向市场投放商品。收录两用机当时也是以干电池为电源,因为安装了多节大块头的1号、2号干电池,所以分量相当重。???????谈到重量,就不能不提初期的家用摄像机的电池。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摄像机走进了家庭。当时,虽说是家用,但摄像机的体型大,能够驱动这个大家伙的二次电池,只有大块头的铅蓄电池。成本可能也限制了选择的范围。在当时,镍镉(以下称:Ni-Cd)电池还非常昂贵。???????摄像机用铅蓄电池的尺寸与一条栗羊羹相仿,曾被戏称为“栗羊羹电池”。原本就十分笨重的摄像机再装上沉甸甸的栗羊羹电池,重到让人用起来难免会闪到腰。当时的二次电池背负着“三重苦”,也就是“重”、“不耐用(电池电量耗尽快)”、“充电时间长”的课题,在移动产品时代的入口徘徊不前。???????从1960年代后半段开始,使用卡带的小型磁带录音机、FM收音机、微型电视等便携式电子产品不断涌现,绝大多数产品使用一次电池,很少见到二次电池的身影。???????然而,随着这些产品使用频率的增加,一次电池给用户造成了沉重的成本负担。这使得人们寄望于二次电池,开始把目光对准了“摆脱三重苦”。???????对于二次电池小型化、高性能的要求日渐增强是在便携式音乐播放器流行(“Walkman”于1979年登场)、8mm录像带登场(1985年)的时候。当时,AV产品向小型化发展,在室外使用已经变得司空见惯。?
Ni-Cd电池实现普及
??? 当时,Ni-Cd电池取代铅蓄电池成为了电池的主角。便携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