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吸浆虫的发生与治理研究进展.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麦吸浆虫的发生与治理研究进展;麦吸浆虫;麦吸浆虫;;我国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区域划分;20世纪50年代我国小麦红吸浆虫实际发生区; 2002年以来我国北方麦区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幼 虫 入侵子房或正在灌浆的麦粒上,以口器刺破种皮吸食浆液。 幼虫在麦穗上不同部位的小穗和麦粒的虫量有明显差异即麦穗中部远比两端多。 三龄后爬出颖壳随雨滴入下落人土,一般在l5厘米左右的土层虫口密度最多。;孤雌生殖 滞育性 小麦进入黄熟期,麦红吸浆虫老熟幼虫遇适当降雨或露水,即落入土中并结茧或以裸露状态进入滞育,直至翌年春小麦返青拔节才恢复活动,滞育时间长达10个月。滞育使麦红吸浆虫避过了烈日暴晒和低温寒冷,对其种群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的作用。 ;世代和生活史;为害特征;发生与环境的关系;2、小麦品种 凡小麦穗型紧凑、麦芒直长、颖壳扣合紧、籽粒灌浆期短、种皮厚的品种,抗虫性能好、受害轻。反之则重 。 3、虫口基数 由于小麦吸浆虫本身有隔年羽化或多年休眠的特点,所以一般年份保持一定的虫口基数,遇条件适合虫口年年积累,当虫口基数突破平衡点达到密度时,又遇适宜的发生条件时就会爆发成灾。 4、与土壤的关系 沙地土质松软,保水力强,温度差异小,适于小麦吸浆虫生活,小麦受害较重。 淤地土质差,易板结,小麦吸浆虫危害较轻。;5、栽培措施 小麦连作、小麦与玉米轮作的麦田受害重,水旱轮作地区受害轻 撒播田比条播田受害重 麦收后翻耕暴晒轻,地面有覆盖物则受害重 6、天敌 以寄生性天敌控制作用为主,如宽腹姬小蜂、尖腹黑蜂寄生率可达75%。 捕食性天敌主要有蚂蚁、蜘蛛、蓟马等; 预测预报 1、幼虫和蛹的淘土检查 小麦播种前后,选择不同类型的田块,采用棋盘式取样,每样方l0厘米x lO厘米x20厘米,平均每样方2头以上即达到防治指标。 以小麦拔节开始,在选好的系统测报田问进行分层淘土(0—6—13—2O厘米),每5 天一次。 当系统淘土始见蛹起每隔l天淘土一次直至成虫羽化,每次淘土查虫不得少于30头。 当系统淘土已不见蛹时统计年吸浆虫出土率。 2、成虫发生预测 在晴朗的天气每天傍晚,选择3—5块有代表性的麦田.每块田齐穗用捕虫网往返扫10次,计截10复网成虫数.平均每l0复网有虫10头左右即可施药。;综合防治 以选育抗虫品种、改进耕作栽培技术为基本措施,辅以必要的化学防治。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虫品种。这类品种对麦红吸浆虫的产卵、幼虫入侵和为害不利,可使小麦受害减轻。利用抗性品种是控制麦红吸浆虫的一项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措施 2)栽培措施。主要包括调整作物布局,实行轮作倒茬,深翻地,调整播种期等农业生产措施另外,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减少春灌,施足基肥,春季少施化肥等措施,也可以避开或减少麦红吸浆虫的危害。;2、生物防治 田间麦红吸浆虫的寄生性天敌种类较多,如寄生幼虫的啮小蜂,自然条件下寄生率较高。 另外,捕食性天敌,如蚂蚁(捕食幼虫)、蜘蛛、盗虻(捕食成虫)和六点蓟马(捕食卵)等,对麦红吸浆虫的虫口数量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3、化学防治 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能迅速控制吸浆虫为害防治指标以14--15万头/亩为宜。应用时应据气象条件、品种、成虫发生期与抽穗期吻合程度等适当放宽。 三个关键时期:麦播期的土壤处理,春季拔节至孕穗期的土壤???闭,穗期的成虫防治。 (1)土壤施药。种时结合深翻,每亩用6%林丹粉2-2.5kg或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5-2kg, 拌细沙土20-3-kg撒垡头,然后细耙,可明显降低越冬虫口数量。 (2)蛹期防治。为控制成虫出土,可于小麦孕穗期每亩用1.5%1605粉2.5-3.0kg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150-200g或6%林丹粉1.5-2.0kg,拌细沙土20-30kg顺垄撒施,然后耧划或浇水(3)成虫防治。在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每亩用25%快杀灵乳油30一409或20%蚜必克乳油40ml或25%辛·甲氰乳油30~40g,对水50—60kg喷雾,4~5d后再喷1次。;研究展望;Thank you!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