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实验专题(共99张PPT)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考试说明对学生要求 ;本节课我们能学到什么?;一、高考要求的实验;实验一 观察DNA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一p26);方法步骤:;三.方法步骤:;人口腔上皮细胞DNA、RNA分布;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下列哪项操作是正确的 A 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溶液染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
B 将涂片用8%盐酸处理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
C 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
D 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较清晰的细胞,然后马上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2、在处理洋葱根尖细胞时,加入8%盐酸的目的不包括
A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 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C 杀死细胞,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D 水解DNA,破坏DNA分子结构;实验二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必修一P7);提示:
(1)成像特点:放大倒立的虚像。
(2)放大倍数计算: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长或宽。
(3)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4)低倍镜下成像特点:物像小、细胞数目多、视野亮。
高倍镜下成像特点:物像大、细胞数目少、视野暗。
(5)物镜和目镜的判断方法:物镜有螺纹,目镜无螺纹。
(6)放大倍数的判断方法:
目镜:镜头长放大倍数小,镜头短放大倍数大。
物镜:镜头长放大倍数大,镜头短放大倍数小。
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距离近放大倍数大,距离远放大倍数小。;实验三 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必修一P47);椭球形或球形、绿色;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四.方法步骤:;实验四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必修一P61“探究”);实验步骤及预期结果:;步 骤;1、实验材料的选择:必须选择有大液泡并有颜色的植物细胞,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现象。;实验五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必修一P115);四.实验步骤:;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显微观察(注意观察分析下面实物图像);;实验六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必修二P21);实验材料的选取;三、方法步骤;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七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必修一P18);三.实验材料
1.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还原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
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
四、实验试剂
斐林试剂(包括甲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 mL CuSO4溶液)、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包括A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 mL 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五、方法步骤:
(一)可溶性糖的鉴定;(二)脂肪的鉴定;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三、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八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必修一P97);实验步骤;1cm;步 骤;4.划滤液细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划出细、齐、直的一条滤液细线,干后重复三次。;实验九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必修一P78、P83); 实例1: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一)实验原理:
鲜肝提取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和Fe3+都能催化H2O2分解放出O2。经计算,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相比,每滴FeCl3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
二)方法步骤:
;步骤
;步骤; 实例2: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方法。
2.探索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淀粉水解的情况。
二)实验原理:
1.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
2.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淀粉水解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中间产物遇碘后,会呈现红褐色或红棕色。)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显色。
注:市售a-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约600C
三)方法步骤:;摇匀混合,放置各自温度反应5min;操作;实例3: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操作步骤:用表格开式显示实验步骤:(注意操作顺序不能错);实验十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必修一P91);根据实验需要,理清实验步骤;放置在25-35 ℃环境下培养8-9小时;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曲线;实验十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基础》思维导图.pdf VIP
- G7718-2025与GB 7718-2011标准对比表格.xlsx VIP
- 2025大疆机场3操作指导书.pdf
- 31011591_liebert.pex冷凝器用户手册_v1.6_20081006.doc VIP
-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课堂教学研究.pptx VIP
- 05 Liebert PEX2 高效动态精密空调.pdf VIP
- 《高处作业吊篮》考试试题 .pdf VIP
- 危险化学品企业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清单.docx VIP
- T型三电平逆变电路原理分析与仿真实现.doc
- 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4第三版听力练习原文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