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放射性基本知识2014资料
核辐射测量方法;核辐射测量方法 第一章 基础知识;核辐射测量方法 第一章 基础知识;核辐射测量方法 第一章 基础知识;核辐射测量方法 第一章 基础知识; 自从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以来,核科学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史。
核科学的诞生及其发展不仅对自然科学本身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社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放射性(radioactivity)这一名词首次首次被利用是Marie Curie。在1898,她首先用来描述能发出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的物质的外部特征,进一步证明了电离辐射与电磁辐射的差别。
放射性的最早研究者:伦琴(Roentgen); 1895年,伦琴用阴极射线(电子束)在放电管壁上的作用产生x射线(x –ray)。
首先发现放射性:1896年,贝可勒尔(Becquerel)发现铀矿石使胶卷暴光,称之为radiation actives。;核辐射测量方法 第一章 基础知识;核辐射测量方法 第一章 基础知识;第一章 核辐射测量基础知识; 地-空界面上伽玛射线的来源;一些核辐射的特征:;核辐射的分类;核辐射测量方法 第一章 基础知识;核辐射测量方法 第一章 基础知识;核辐射测量方法 第一章 基础知识;核辐射测量方法 第一章 基础知识;核辐射测量方法 第一章 基础知识;1. 原子和原子核;1. 原子和原子核;化学元素周期表;核辐射测量方法 第一章 基础知识;1. 原子和原子核;1. 原子和原子核;质量亏损与结合能;质量亏损与结合能;核能级示意图;2. 核衰变;2.2 放射性衰变种类;核辐射测量方法 第一章 基础知识;α射线能谱的精细结构:
Bi-212 5.48 MeV 0.016 %
5.603 1.1
5.622 0.15
5.765 1.7
6.047 69.9
6.086 27.2
Po-212 8.78 100.0
9.492 0.004
10.422 0.002
10.543 0.018;?衰变,由核电荷Z 改变,而核子数不变。
放出的 β粒子 beta particle 是高速运动的电子。
分为:?-衰变、?+衰变、K俘获。;;核辐射测量方法 第一章 基础知识;原子核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放出一个正电子。;K俘获 K-capture
电子俘获(EC)是β衰变的另一种形式,它是原子核俘获某一电子???层的核外电子,使核发生跃迁的过程,又称轨道电子俘获。由于K壳层的电子离原子核最近,故俘获K壳层电子的几率最大,常称K俘获。;K俘获 K-capture;(3) γ跃迁 γ- transition
在α衰变 、 β衰变 过程中,伴随放出γ辐射 gamma radiation
例: 基态
↘ ↓γ 0.059MeV,99.7%
β 1.54MeV↘ ↘ β 0.31MeV
0.3% ↘ ↓γ 1.17MeV
↓γ 1.33MeV
基态;核辐射测量方法 第一章 基础知识; ;3.1 放射性系列--铀系;3.1 放射性系列--铀系;3.2 放射性系列—钍系;3.2 放射性系列—钍系;3.3 放射性系列—锕铀系;放射性系列;4 天然放射性元素射线谱;4天然放射性元素射线谱;4天然放射性核素射线谱;5. 放射性核素衰变规律;衰变常数
每个原子在单位时间内衰变的几率,
量纲 t-1(秒-1、日-1、年-1)
半衰期
;经过十倍半衰期,只剩下1/1024。认为衰变完了。;核辐射测量方法 第一章 基础知识;放射性核素的平均寿命:;6 两个放射性元素相继衰变的规律;1)
称为达到放射性平衡,10 TB;2)
;3)
;4) 放射性平衡
寿命最长的子体核素的半衰期的10倍
铀系:寿命最长的子体核素为 U-234,
半衰期为2.44 X 105a,整个系列达平衡250万年
钍系:寿命最长的子体核素为 Ra-228,
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