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吨双氧水立项建设可行性分析论证研究报告.docVIP

十万吨双氧水立项建设可行性分析论证研究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万吨双氧水立项建设可行性分析论证研究报告

PAGE  双氧水 一、双氧水的理化性质: 工业级分为27.5%、35%两种。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油状 HYPERLINK /wiki/%E6%B6%B2%E4%BD%93 \o 液体 液体。熔点(℃):-2(无水);沸点(℃):158(无水);折射率:1.4067(25℃);相对密度(水=1):1.46(无水);饱和蒸气压(kPa):0.13(15.3℃);溶解性:能与 HYPERLINK /wiki/%E6%B0%B4 \o 水 水、 HYPERLINK /wiki/%E4%B9%99%E9%86%87 \o 乙醇 乙醇或 HYPERLINK /wiki/%E4%B9%99%E9%86%9A \o 乙醚 乙醚以任何比例混合。不溶于 HYPERLINK /wiki/%E8%8B%AF \o 苯 苯、 HYPERLINK /wiki/%E7%9F%B3%E6%B2%B9%E9%86%9A \o 石油醚 石油醚。由于-O-O-中O不是最低氧化态,故不稳定,容易断开,溶液中含有 HYPERLINK /wiki/%E6%B0%A2%E7%A6%BB%E5%AD%90 \o 氢离子 氢离子,而过氧根在氢离子的作用下会生成氢氧根离子,其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过氧化氢既是一种氧化剂,又是一种还原剂。在酸性介质中,可将碘化钾氧化为碘。但与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作用时,则起还原作用。 二、双氧水的用途 纺织品、针织品、纸浆的漂白 草、藤、竹、木制品的漂白 三废(特别是废水)处理 有机及高分子合成(用作氧化剂、催化剂、引发剂、环氧化剂、交联剂等) 有机及无机过氧化物(如过乙酸、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过碳酸钠、过硼酸钠、过氧化钙、过氧化硫脲等) 电镀液的净化 食品工业中用于消毒、防腐、保鲜 电子工业中用作表面处理剂 医疗、医药行业中用于消毒 高浓度过氧化氢可用于火箭推进剂 其它如建材行业用作发泡剂;水处理行业用于杀菌、灭藻;化妆品行业中用作毛发漂白剂和染发剂。 三、工业制法: 1)无机反应法:无机法是最早用于制备双氧水的方法,即用硫酸或磷酸酸化过氧化钡或其他无机过氧化物来制得双氧水,同时形成不溶于水的钡盐或其它物质。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BaO2+H2SO4=BaSO4+H2O2 NaO2+H2SO4+10 H2O=Na2SO4·10H2O+H2O2 其中过氧化钡可通过在氧气气氛下焙烧氧化钡制得。采用这种方法无法大规模生产双氧水,生成的不溶性钡盐也无法回收重新利用。后来有人发展了采用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碳酸来酸化过氧化钡制备双氧水,该法的优点是可以通过高温焙烧将生成的碳酸钡分解成氧化钡,从而循环利用氧化钡。该法制得的双氧水含量不高,操作麻烦并且耗能极大,在双氧水的工业生产方法中已经被淘汰。 2)异丙醇氧化法:该法以异丙醇为原料,过氧化氢或其他过氧化物为引发剂,用空气或氧气进行液相氧化,生成过氧化氢和丙酮。该法由美国Shell公司开发成功,并在美、俄、日已经工业化生产。该法的缺点是需要消耗大量的异丙醇,投资大,并且在得到双氧水的同时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丙酮需要寻求消费市场,另外,生产的双氧水也较难分离、提纯,因此该法采用不多。 5)电解法:该法最早由Medinger在1853年电解硫酸过程中发现,后来经过多方改进,逐步由最先的过硫酸法改进成过硫酸钾法,最后改进到过硫酸铵法,并成为20世纪前半期双氧水的主要生产方法。过硫酸铵法以铂为阳极,石墨为阴极,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 NH4HSO4→ (NH4) 2S2O8+H2↑ (NH4) 2S2O8+2 H2O →2 NH4HSO4+H2O2 虽然电解法制备出来的双氧水产品质量高,但需要消耗金属铂和大量的电力,成本较高,且设备生产能力低,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现在已经基本上被蒽醌法所取代。 6) 2-乙基蒽醌(EAQ)法 现在工业规模化生产主要方法是 HYPERLINK /view/876369.htm \t _blank 2-乙基蒽醌(EAQ)法。2-乙基蒽醌在一定温度压力在催化剂作用下和氢气反应生成2-乙基氢蒽醌,2-乙基氢蒽醌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与氧发生 HYPERLINK /view/30896.htm \t _blank 氧化还原反应,2-乙基氢蒽醌还原生成2-乙基蒽醌和过氧化氢(H2O2)。 四、工艺流程(2-乙基蒽醒法) 4.1工艺原理: 本方法制取过氧化氢是以2-乙基蒽醌(EAQ)为载体,重芳烃及磷酸三辛酯(TOP)为混合溶剂,配制成具有一定比例的溶液(以下称工作液)。将该溶液与氢气一起通入装有钯触媒的氢化塔内,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进行氢化反应,得到相应的氢蒽醌(HEAQ)溶液(以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inyaogun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