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木皆入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中自有好景来 ;学习目标 把握诗歌景物类不同题型的表现手法。 ;历年江苏卷诗歌鉴赏题 (2014)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门对寒流雪满山”“日暮归来雨满衣”)的表达效果。 (2012)请赏析这首词的结句(“摇曳碧云斜”)。 (2011)“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2010)三、四两句诗(“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2009)“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鹧鸪天 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1.“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答:①写景由远及近,(层次分明),“山”“水”“霞”是远景,“林”“鸦”是近景。②动静结合,(鲜活灵动),“山”“水”“霞”“林”是静景,“归鸦”是动景。 2.“满林残照见归鸦”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答:“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表现出人不得团圆的凄凉悲哀。 ;侧重全景的描写;提问类型 1.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的? 2.诗中某两句描写景物,有何特点? 3.这首诗妙在写景,请分析诗歌的写景手法之妙。 4.某联写景,颇具特色,请作简要赏析。 5.某联写得“伟丽”(或某联怎样表现“伟丽”),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6.诗的两句表现了废圃的景色,请简要赏析其表现手法。 ……;描写角度 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时空:时间+空间、远近、俯仰等。 (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感官: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心理感受等。 色彩:色彩鲜明、明暗结合等。 (江碧鸟欲白,山青花欲燃。) 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点面结合:(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选取典型意象 …… ;描写中重物象;????清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问:请赏析首联的艺术特色。 答: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描写了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备考提示 1.在诗歌景物描写中,如果出现特定的常见物象,要考虑它本身所具有的含义,然后考虑这一物象放在诗歌中的作用:如鸳鸯、归鸦、子规、芳草、大雁……很可能运用了衬托(正衬或反衬)等手法。 2.在诗歌景物描写中,如果出现没有固定含义的物象,就结合诗句内容理解,不必深入挖掘,可能是比喻等修辞,或者是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 ;描写中有地点暗示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黄庭坚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酒船渔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注:[1]当时诗人在平舆,其地属蔡州,汝河流过其境。友人李子先在并州任吏曹一类的小官。“青袍”是低级官吏的服饰。 问:(1)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析。(3分)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②。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 此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任四会县(今属广东)县令。② 蕲:求。古语有“三折肱,知为良医”的说法,此处的典故说明黄几复具有杰出的政治才干。 问: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结句。 答:1.运用想象,2.描写了友人生活环境的 凄凉,3.表达了友人境遇的不平和惋惜。 ;备考提示 1.当诗歌内容或者注释中出现地点的时候,请关注这个地点是在眼前还是在远地,是现在还是过去。这类诗歌鉴赏很可能考到虚实结合、想象、联想等手法。 2.虚实结合 实写: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 虚写: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  回忆:已逝之景之境。  联想:由此及彼。  ;梳理归纳;1.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的? 2.请简要赏析“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这两句的艺术特色。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