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环节动物门研究资料
第7章 环节动物门;7.1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 分节现象概念和意义
(1)概念:胚胎或成体由许多形态相似且重复排列的体节构成。在外表显示出体节,体内的血管、排泄器官、生殖腺、神经系统等也按体节排列。
唯一不受分节影响的是内胚层形成的消化道。
(2)意义:加强动物新陈代谢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同律分节:环节动物除体前端2节及末1体节外,其余各体节,形态上基本相同。
异律分节:为完成不同功能,身体不同部分的体节和内脏各器官相对集中于一定体节内,如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等部分。;7.1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7.1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7.1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真体腔的意义
促进了动物的消化能力、肠的进一步分化、循环和排泄等器官的发生,使动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各种机能更趋完善。是动物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
体腔液也是流体静力骨骼,辅助物质的运输和运动。;7.1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7.1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7.1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7.1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7.1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7.1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7.1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7.1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7.2 环节动物的分类; 7.2.1 寡毛纲 代表动物—环毛蚓;一. 外部形态;二. 内部构造;二. 内部构造;(2)真体腔;(1)消化管
口、口腔--无齿(可翻出取食)
咽--肌肉发达(吸食),
食管
砂囊--磨碎食物(腔中含砂粒)
胃--血管多,富腺体
(分泌消化酶 , 进一步消化)
肠(15节起)--第15节起扩大为肠,
背侧中央凹入形成盲道
(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直肠(消化管后端20余体节)
(收集、贮存残渣,由肛门排出)
;(2) 消化腺
咽腺:分泌粘液和蛋白酶,湿润和初步消化
食道腺:能分泌钙质,中和食物中腐殖质酸,保持酸碱平衡
胃腺:功能似咽腺
盲肠:自第27节始,肠两侧向前伸出锥状盲肠,能分泌多种酶,重要的消化腺
;
组成:纵血管、环血管和微血管(分支血管)。
未分化出动脉和静脉,血液红色(血浆中有血红蛋白)。;(1)纵血管;(2)环血管;(3) 血循环途径;4. 呼吸与排泄;5. 神经系统;7. 生殖系统;(2)雄性
精巢: 2对,位于精巢囊中
贮精囊:2对,与精巢囊相通,充满营养液,精细胞形成后先进入贮精囊内发育,待形成精子后再回到精巢囊。
精漏斗: 2对
输精管: 1对
雄孔: 1对,18体节
前列腺: 开口于18体节
;8. 交配和发育;1. 近孔目:水生,底栖;如颤蚓
2. 前孔目:水生;如带丝蚓
3. 后孔目:陆生;如环毛蚓;7.2.2 多毛纲;;沙蚕的解剖图;生殖节;
实验证明,这时雌性个体释放性外激素,以吸引雄性个体,并刺激雄性个体释放精子;精子又反过来刺激雌性产卵,这样以保证大量的个体同时释放精子与卵子,使卵易于受精。
行群婚的沙蚕往往是能生物发光的个体,当群婚时,常使其周围的海面出现一片光环。
群婚现象与季节、月光的周期变化相关。例如有的矶沙蚕在每年七月的下弦时出现群婚,有的种在每年10—11 月下弦出现群婚,且多在黄昏之后、日出之前。;2. 多毛纲主要类群;;7.2.3 蛭纲;(1)循环系统特化
一些种类次生体腔退化;
血管系统消失,被血窦取代,血体腔系统代替了血循环系统;
开管式循环系统。
;(2)口腔内具颚和细齿
咽周围的肌肉发达——抽吸血液;
(3)蛭素:由蛭类咽部单细胞唾液腺分泌,65个氨基酸组成的低相对分子质量多肽,为一种最有效的天然抗凝剂,有抗凝血、溶解水栓的作用 。
(4)嗉囊发达,其两侧有数对盲囊——储存血液;
(5)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具有环带;直接发育;3. 蛭纲主要类群;环节动物各纲特征比较;7.3 环节动物的生态分布(了解)
7.4 现状及展望(了解);环节动物的经济意义;本章总结;作业:
1. 名词解释
假体腔,线虫蜕皮,分节,次生体腔,刚毛和疣足,闭管式循环,后肾管,链状神经系统
2. 问答
比较假体腔和真体腔结构的异同点
比较蛔虫和环毛蚓体壁结构异同点
简述轮虫的生活史
环毛蚓与穴居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