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讲焊接工艺纪律级钢印资料
焊接工艺纪律赛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为使焊工执行焊接工艺遵守工艺纪律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用于本公司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纪律检查。
3 职责
3.1 焊工严格按焊接工艺纪律执行
3.2检验员和焊接责任师进行监督检查。;4 工作程序
4.1 贯彻焊接工艺:
(1) 班组组织对工艺文件进行学习掌握,遇到问题及时询问。
(2) 焊接工艺员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详细讲解。
(3)施焊时《焊接工艺卡》带至施焊现场,检验人员随时检验。
(4) 焊接完毕,检验员填写施焊记录。;4.2 施焊:
(1) 焊前确认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2) 检查焊接设备、仪表、工装等是否正常,如不能满足施焊要求及时通知焊接工艺人员。
(3) 车间指定持证焊工上岗,在合格项目范围内施焊。
(4) 焊工应核对工艺卡编号、焊缝编号、焊件编号、等是否相符。
(5) 焊工检查坡口形状、尺寸是否符合要求,表面是否有缺陷,脏物是否清理干净。;(6) 焊工妥善保管焊钳、把线、防止断路、短路、打弧、连接不良。
(7) 焊工按《焊接材料管理制度》领用焊材,检查规格牌号等是否与工艺卡相符,并检查烘干质量。
(8) 需预热时按工艺预热并在整个焊接过程中不低于预热温度。
(9) 作好排烟,通风等防护措施及安全措施,保持环境良好。;4.3 施焊:
(1) 按工艺卡施焊,焊材不得错用混用,电压电流各参数严格执行工艺卡要求,检验员进行记录。
(2) 焊条放在保温筒内使用,每次领出焊条使用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剩余焊条退库并交还焊条头。
(3) 逐层清渣及飞溅检查缺陷,接近坡口顶部时按要求控制余高。
(4) 有层间温度要求的按要求施焊。;(5) 多人焊接同一焊缝做好交接班及记录。
(6) 焊后清渣及飞溅认真作外观质量自检。
(7) 按规定在检验员监督下打焊工钢印。
(8) 检验员作焊缝外观检验记录。;焊工钢印管理制度;3 职责
3.1检验员负责打钢印前的焊缝外观检验.
3.2 施焊焊工负责按本制度要求打钢印并接受检验员的监督.
3.3 检验员负责焊工刚印的确认。;4 工作程序
4.1自检
焊工对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进行检验,检查焊缝余高或焊脚高度、焊缝表面质量是否符合图样及有关标准的规定,药皮及焊缝两侧的飞溅是否清理干净。
4.2 专检
检验员对焊缝外观检验合格后,焊工在检验员的监督下打钢印。外观检验不合格不允许打钢印。;4.3 刚印及位置要求
4.3.1 钢印号为7号字体,钢印深小于0.5mm。
4.3.3普通的A类焊缝打在焊缝的中央,离焊缝50mm处;B类焊缝打在离T字焊缝50mm处;CD类焊缝可以打在收弧位置,可以打在法兰、筒体上,如果接管壁比较厚,可以直接打在接管上。
不锈钢??低温压力容器?? 应力分析的设备部不能打钢印,在焊接记录(含焊缝布置图)中记录焊工焊接记录列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4.3.4绝对禁止无焊工钢印(即无合格资格的焊工)及虽具有合格资格,但合格项次与焊接项次不相符的焊工,焊接压力管道受压元件,不允许持有合格焊工钢印相互代打。
压力容器本体中的主要受压元件,包括壳体、封头(端盖)、膨胀节、设备法兰,球罐的球壳板,换热器的管板和换热管, M36以上(含M36)的设备主螺柱以及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250mm的接管和管法兰。
;新版
4.2.2 焊工及其钢印
(1)从事压力容器焊接作业的人员(以下简称焊工),应当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考核合格,取得相应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能在有效期间内担任合格项目范围内的焊接工作;
(2)焊工应当按照焊接工艺规程(WPS)或者焊接作业指导书施焊并且做好施焊记录,制造单位的检验人员应当对实际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检查;
(3)应当在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焊缝附近的指定部位打上焊工代号钢印,或者在焊接记录(含焊缝布置图)中记录焊工代号,焊接记录列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4)制造单位应当建立焊工技术档案。
;主要变化:(99版容规第68、70条)
将焊工考试规则改为相应安全技术规范,以适应今后法规的发展变化。
取消“焊缝附近50mm处的指定部位”这一技术细节的硬性规定,改为“焊缝附近的指定部位”。
释义:在产品上打焊工钢印或在焊接记录中记录焊工代号是等效的可以追溯的记录方法,由制造单位视具体情况选择,因此取消99版容规第70条“对无法打钢印的,应用简图记录焊工代号”的硬性规定。
;
谢 谢 大 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