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备课教案
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章节
(单元)第一单元课题1、文言文两则主备备课
成员授课
日期教学
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文言文中蕴含的道理。教学
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言文中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言文中蕴含的道理。课时安排2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程
序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二、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重点;把理解“之”字作为教学的难点。三、教学过程: ㈠激趣导入 出示文言警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 (请同学们自渎这些警句,再把你的理解讲一讲。) 师:古文与现代文有什么区别? (有些字的音义不同,言简意赅,语意深远) 今天,我们要学一篇古文,题目叫《学弈》,什么叫“学弈”?这篇古文全文“之”字出现六次,有三种不同的解释,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多多留意。 现在,老师带你们到一棵古树下去看学下围棋。(出示画面) ㈡看图感知 1、整体感知插图 观察这幅图,你能用自己的话把图的内容说出来吗? 2、部份观察插图 从人物的外貌、神态来说…… ㈢初读课文 学古文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那就是诵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各自读读课文。 1、学生各自读(请大胆地读,大声地读) 2、老师范读,学生比较:读古文和现代文有什么不一样? (一、速度比较慢,二、句中停顿比较多。) ㈣再读课文 1、学生各自练习朗读 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入境、如痴如醉、摇头晃脑,甚至连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老师试读一遍给你们看(听),待会你们也试一试。 2、继续练读,摇头晃脑地读、试读。 (谁想试读的请站起来,读的像古人的给予充分的肯定。) ㈤自学课文 1、导学: 学古文重在理解。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你们是怎样学古诗的,怎样理解的? 2、标记注释,理解内容。 师:学古文,可以对照注释……课文里的注释很多,大家可以“对号入座”,把注释的内容简单地标注在课文中相应字的旁边。注好了连起来读一读,看看该怎么说,句子通顺不通顺——(学生注释) 3、同桌对说,合作学习。 (1)把刚才解释过来的连起来说,同桌交流。(2)接着一起研读“之”字的不同解释。 出示带有“之”字的句子: ①通国之善弈者也 ②惟弈秋之为听 ③一人虽听之 ④思援弓缴而射之 ⑤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4、汇报交流:说说“之”的意思。 5、还有哪些字不理解,需要帮助解决的吗?(其、以……) 6、解决问题,理解文意。(出示问题) 师:现在老师想提出几个问题来检验你们的自学效果: ①弈秋这两个学生怎样学下围棋?②这两个学生的表现不一样,他们的学习结果怎样呢? 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④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或有这样的经历) ㈥布置作业 1、看谁能把故事讲给大家听,用自己的话来讲。 2、学生试讲,大家赏识评价。 3、作业: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 学弈 一人 专心致志 为是其智弗若与
一人 三心二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一、温故知新,解读课题。新- 课-标- HYPERLINK / 第- 一-网
1.齐读课题。
2.借已学过的古诗词引出对“日”字的理解。
(1)引导学生背诵含有“日”。字的诗句。
(2)简释诗句中“日”字的意思。
(3)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课题,并导出“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这个问题,便于下一步展开对课文的深入学习。
(点评:古今汉字的字意有近似之处。就从课文的标题来看,古今含义就大致相同。因此,假以耳熟能详的古诗词“温故知新”,学生就可以悟出题旨,并消除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
二、反复诵读,疏通文章。
1.畅谈感受,明确方向。
(1)给出机会让学生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吊篮日常检查记录.doc VIP
- 16S401 管道和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docx VIP
- 202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高考地理试题评价分析与教学反思理试题评价分析与教学反思.docx
- 2019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 必修第2册《第九章 统计》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pdf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1 Happy Holiday教案.docx
- 建筑装饰设计基础第1章电子课件 .pptx VIP
- 心理健康教学课件:七年级上第1课走进心理健康课.pptx
- 天然气调压器切断阀介绍.ppt VIP
- 对外汉语时间教学.ppt VIP
- 《人造板工艺学》课件 第十三单元 生产工艺设计.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