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资料
第三章;本 章 要 点;一、技术观;1、技术的本质与特征;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本质的界定;(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技术与科学的联系;(2)技术的特征;;;;;;;2、技术的体系结构;(1)技术体系及其特征;;;;技术体系的演化与变迁;(2)技术结构及其模式;三种技术结构形态;技术结构的模式演化;3、技术发展的动力;;思考题;阅读书目;二、技术方法论;;;;2、科学方法与技术方法之比较;;3、技术发明方法;2、可积累性
技术发明革新活动因同实际的生产活动和物质利益相联系,受到高度重视,各种技术活动的资料,以技术档案、图纸和专利的形式被保存下来,自13世纪起实行的专利制度,造成了至今近四千万件专利资料的积累。它们为发明革新方法的研究提供了素材和范例,表现为可积累性,使发明革新方法不断地走上程序化、逻辑化,科学化的道路。
3、实践性
发明革新活动旨在改造自然、造福人类,主要采用多因素综合,侧重经验,通过模拟试验和不断调整、修改来实现创造新的人工物和新方法、新用途的任务,具有强烈实践性。;发明的程序;发明的措施; 2.成对措施
科学上,微分与积分,加与减,开方与乘方,凝固和熔化、吸引与排斥、氧化和还原、天体的爆炸与收缩,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都是措施对的利用。哲学同样以成对措施(范畴)作为有效的工具,如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化和具体化等;技术上的成对措施如,焊接与切割、除锈与涂膜、加热与冷却等等,甚而形成了开关、升降机,启停按钮、裁缝、装卸工等常见专用名词。
一般说来,随着由简单措施组织成复杂措施,哪怕仅仅是组成成对措施,措施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也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由于成对措施比起单独施用的简单措施来,产生了“加合效应”和“拮抗效应”,成对措施已被人们广泛运用。所谓“拮抗效应”是指两个措施相互牵制、相互补救、相互支持,防止了过分运用单个措施将会产生的副作用。“加合效应”则指成对措施的效用,比构成对的两个简单措施单独用时的效果之和要大,如果每个措施的施用效果为l,则成对措施的施用效果为1 + l 2 。
;; (1)技术预测内涵
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人们可以根据规律来预见事物的发展。事实上,在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人们出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总是要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推测未来的事态,希冀把握未来。然而由于未来含有未定的因素,要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人们仅凭感觉去把握能够影响未来的各种因素,在实践上是有困难的,需要借助科学手段,因此就诞生了专门的预测方法。技术预测,是指通过对现有的有关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来计算或预报未来的人工自然发展情况的工作。;(2)技术预测步骤
第一,提出课题和任务。根据社会要求、一般技术信息和创造性思维,提出预测的课题,规定目标和任务、对象、基本假设,确定研究方法、结构和组织工作等。
第二,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把与预测对象有关的过去的、现在的资料尽量收集齐全。此外,还要大量收集预测的背景材料,并收集国内外同类预测研究的成果。
第三,建立预测模型。对于计量模式分析,建立表示因果关系的模型;对于时间系列分析,则抓住主要变动的成分设计出数学模型。
第四,确定预测方法。可采取几种预测方法进行,以互相验证。
第五,评定预测结果。??预测结果再次征询专家意见,以检验预测结果,并进一步检验预测模型。
第六,将预测结果提交,进入决策阶段。;5、技术开发方法;6、技术评价方法;思考题;[1]陈昌曙. 技术哲学引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黄顺基. 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刘大椿. 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4]罗希,李普希,弗里曼等著,邱泽奇等译,评估:方法与技术[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5]谢燮正,徐明泽,发明的措施[M],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8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