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学、文艺学经典导读篇目.doc
美学、文艺学经典导读篇目
中国篇
1.孔子《论语》
2.孟子《孟子》
3.老子《老子》
4.庄子《庄子》
5.《周易·系辞》
6.《乐记》
7.《礼记》(除其中的《乐记》)
8.《淮南子》
9.《毛诗序》
10.曹丕《典论·论文》
11.嵇康《声无哀乐论》
12.陆机《文赋》
13.刘勰《文心雕龙》
14.严羽《沧浪诗话》
15.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16.谢榛《四溟诗话》
17.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8.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
西方篇
1.柏拉图《理想国》、《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2.亚里士多德《诗学》
3.贺拉斯《诗艺》
4.朗吉弩斯《论崇高》
5.布瓦洛《诗的艺术》
6.维柯《新科学》
7.哈奇生《论美和德行两种观念的根源》
8.荷迦兹《美的分析》
9.休谟《论审美趣味的标准》
10.博克《关于崇高与美的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
11.狄德罗《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的研究》
12.鲍姆嘉通《美学》
13.莱辛《拉奥孔》
14.康德《判断力批判》
15.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16.黑格尔《美学》第一卷
17.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18.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19.尼采《悲剧的诞生》
20.里普斯《论移情作用》
21.布洛《“心理距离”作为一项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或《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 说》)
22.克罗齐《美学原理》
23.弗雷泽《金枝》
24.列维·斯特劳斯《对神话的结构分析》(见《结构人类学》)
25.阿尔吉达斯-于连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
26.罗兰·巴特《文学符号学》、《阅读的快乐》
27.卡西尔《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论》
28.苏珊·朗格《艺术符号和艺术中的符号》
29.德里达《延异》
30.克莱夫·贝尔《艺术》第一章(有意味的形式)
31.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
32.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图腾与禁忌》《文明与它的不满》
33.荣格《美学中的类型问题》
34.拉康《哈姆雷特》中的欲望及其解释
35.埃里希弗洛姆《社会的无意识》
36.诺思罗普·弗莱《文学的原型》
37.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
38.瑞恰兹《虚幻的审美境界》
39.艾伦退特《论诗的张力》
40.维姆萨特《意图谬见》、《感受谬见》
41.乔治·迪基《艺术界》
42.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语言》(《诗·语言·思》)
43.萨特《什么是写作?》(《什么是文学?》第一章)
44.英伽登《艺术的和审美的价值》
45.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艺术作品的本体论及其诠释学的意义》
46.汉斯·罗伯特·尧斯《审美经验的意思是什么》
47.伊瑟尔《阅读过程:一个现象学的论述》
48.诺曼·N·霍兰德《阅读与本体:一场心理学革命》
49.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50.霍克海默《现代艺术和大众文化》
51.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序言
52.阿多诺《现代音乐的哲学》“序”和“导论”
53.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
54.马尔库塞《新感性》
55.弗里德里克·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或后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政治无意识》
56.利奥塔《对“何为后现代主义”这一问题的回答》
57.福柯《当代音乐与大众》
58.让·鲍德里亚《我不属于俱乐部,亦不属于宫廷》、《完美的罪行》
59.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导言
60.斯皮瓦克《三个女性主义文本和一种帝国主义批评》
61.克里斯蒂娃《抒情诗人:从高尚的浪漫到寓言故事》
62.格林布拉特(格林伯雷)《通向一种文化诗学》
63.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
64.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
65.丹尼尔·贝尔《文化的意义》
66.格尔兹《深描:迈向文化的阐释理论》
注:
1.本课程为美学、文艺学专业重头专业课,特根据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下)、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下)、蒋孔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下)、朱立元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共四卷)精选、确定这些基本篇目,以求规范。
2.中国部分拟安排1位老师主讲,西方部分拟安排2-3位老师主讲。
3.凡长篇著作均为选读,具体选读什么章节由主讲教师定。
4.课程内容既要有教师的“导”,又要有学生的“读”,“导”“读”结合,以读为主(课外泛读+课内精读)。目的是树立研读原著和经典的意识,为学好美学、文艺学专业其他课程打好理论原典基本功。
5.每轮授课的第一次课,要求本课程所有教师到场,介绍讲授分工,统一安排,统一要求。
6.课程论文可以是从总体上思考、发掘经典导读课的实际意义、方法等,也可以是就某类理论文本发表评论(如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文本),也可以是就你研读某一个理论文本的理解、启发、收获等发表议论和评论,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