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水体环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部分水体环境

第五部分 水体环境;一、 水资源概况;一、水资源概况;一、水资源概况;(二 )水循环;一、水资源概况;一、水资源概况;一、水资源概况;一、水资源概况;二、 水体与水体污染;二、 水体与水体污染;二、水体与水体污染;二、 水体与水体污染;二、 水体与水体污染;二、 水体与水体污染;二、 水体与水体污染;(三) 污染源;(三)、 污染源;(三 )污染源;三、 水体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三、 水体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一 )物理污染;1、悬浮物 使水体变浑,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吸附有机毒物、重金属等,形成危害更大的复合污染物沉入水底,日久形成淤积,妨碍水上交通或减少水库容量,增加挖泥负担。;三、 水体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二)、 化学污染;(1)、酸碱及一般无机盐类 主要来自矿山排水及许多工业废水 。它会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渔业生产,腐蚀船只、桥梁及其他水上建筑。用酸化或碱化的水浇灌农田,会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对工业、农业、渔业和生活用水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作用引起的湖泊生态系统的变化;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危害;(二 )化学污染;重金属 在水体中不能被微生物分解,而只能发生各种形态间的相互转化及分散富集,是具有潜在危害的重要污染物质 20世纪50年代前后日本出现的水俣病和骨痛病,均已查明是由于汞、镉污染引起的公害病。 重金属的环境污染已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氰化物 剧毒物质,0,1g左右致人死亡,含氰废水对鱼类有很大毒性。 世卫组织规定:鱼的中度限量为游离氰0.03mg/L; 生活饮用水中氰化物不超过0.05mg/L; 地面水中最高容许浓度0.1mg/L; 氟化物 对许多生物具有明显毒性 水体含氟量低对人体有益,氟浓度超过1mg/L 时则出现氟斑牙,更高时就使人骨骼变形,引起氟骨症、损害肾脏 ;(二 )化学污染; 表示耗氧有机物指标;1)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表示在好气条件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氧量(单位体积的污水所消耗的氧量毫克/升) ;有机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分为两个阶段完成: 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二氧化碳、水和氨 氨被转化为亚硝酸盐与硝酸盐 将所能分解的有机物全部分解往往需要20天以上,并与环境温度有关。;2. 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在规定条件下,使水样中能被氧化的物质氧化所需耗用化学氧化剂的量。目前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钾或高锰酸钾。以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也称耗氧量。;3. 总有机碳(TOC):Total organic carbon,水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中存在的全部碳量。 4. 总需氧量(TOD):Total oxygen demand,水中有机物除含有机碳外,尚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这些元素全部被氧化时所需的氧量。 5. 溶解氧(DO):Dissolived oxygen 水质重要参数之一;(二) 化学污染;(三) 生物污染; ;四、几种水体污染特征;特点: ■污染程度随径流量变化 ■污染物扩散快 ■污染影响大;大量污染物直接排入河中;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 特点:■污染物来源广、途径多、种类复杂   ■污染物稀释和搬运能力弱   ■生物降解和累积能力强; 特点: ■污染来源广泛 ■污染难于治理 ■污染危害严重;;污然物质: 由于人类活动而进入海洋并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和造成有害影响的物质。;污染源;海洋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我国近海污染状况: 渤海、东海、南海 以渤海为例: 60年代以前:3次;70年代:9次;80年代:74次 90年代:1990年34次,1998年22次,1999年7月3日,出现 了1500 km2面积的严重赤潮,7月15日更扩大到了6500 km2。 2000年仅辽宁、浙江两次较大赤潮造成的渔业损失就近3亿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