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腹部影像诊断-胰腺CT资料
建设中的门诊保健楼 13万m2;; CT检查技术
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30分钟及临检查前各口服2%~3%浓度的泛影葡胺溶液250ml。
; 扫描方法:
CT平扫及增强扫描。
层厚5mm。怀疑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时应采用层厚3mm左右的薄层扫描。
; 正常解剖和CT表现
胰腺位于腹膜后肾旁前间隙内。
胰腺有斜形、横形、S形和马蹄形,从胰头到胰尾逐渐向上、变细。
;
胰腺全貌往往不能在一幅横断面图像上显示。
胰腺在脾静脉前方。;
胰头横断面呈圆形,胰头向下伸展是钩突部,呈钩形反折于肠系膜上静脉的后方。
;
钩突呈三角形或楔形,尖向左,边缘平直,前方为肠系膜上动、静脉,下方为十二指肠水平段。
;
胰体呈向前突的弓形位于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前方。
胰尾在胃体、胃底的后方延伸到脾门区,胰体尾交界部的后方是左肾上腺。
;
正常胰腺实质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呈颗粒状,CT值低于肝脏。
增强后均匀强化。
边缘光滑整齐,或颗粒状。; 胰头、体、尾部的最大前后径分别是3.0cm, 2.5cm, 2.0cm。胰腺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萎缩。
局限性凸起改变更有诊断意义。
;
正常胰管有时能在CT图像上显示,表现为细条状低密度影,宽约 2~4mm。
;
正常胆总管位于胰头的后外侧,断面呈圆形低密度影,直径3~6mm。
;;; 一. 胰腺肿瘤
CT可以对肿瘤进行定位定性诊断,还可以显示附近脏器和淋巴结有无转移,评估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有助于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
;
肿瘤包括胰腺癌、胰岛细胞瘤、囊腺瘤、囊腺癌、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实性假乳头状瘤、转移瘤、淋巴瘤等。
;
(一) 胰腺癌
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形成肿块,发生在胰头部位时,常累及胆总管下端及十二指肠乳头。
临床表现:上腹部疼痛,体重减轻,消化不良,阻塞性黄疸等。; CT表现
1.胰腺肿块
局限性肿块或弥漫性肿大。
以局限性肿块多见,表现为胰腺局部突出隆起。肿块可呈等、低或等低混合密度。
全胰腺癌时,表现为全胰腺不规则肿大。
; 增强后肿块轻度强化,与明显强化的正常胰腺分界更加清晰。
好发于胰头,胰头呈球形扩大。钩突肿瘤时钩突变圆或呈分叶状增大。
;
2.胰管和肝内外胆管扩张
胰管扩张,均匀或不均匀。
胆总管变形、截断。
同时扩张即“双管征”。 ;3.肿瘤侵及血管
与附近血管之间的脂肪间隙消失,血管被包绕、狭窄、移位或闭塞。
常累及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腹腔干、脾静脉、门静脉。
; 4.淋巴结转移
最常发生在腹腔干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周围,也可出现在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周围及肝门区。
5.邻近脏器转移和腹水;;;;;;;;;;不可切除 ;不可切除2例;(二) 胰岛细胞瘤
发生于胰岛细胞的肿瘤,分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肿瘤。肿瘤血液供应丰富。;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胰岛素瘤最常见,其他有胃泌素瘤、胰升血糖素瘤等。肿瘤体积较小,直径1~2cm。单发或多发。
;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多发生在胰体尾部,直径一般大于2cm。
; CT表现
体积较小的肿瘤, CT平扫难以发现。
CT增强扫描,病灶强化明显,呈均匀高密度;若肿瘤较大可明显强化但不均匀。
;
恶性胰岛细胞瘤可以有邻近组织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
;;动脉期;门静脉期;;;;; (三)浆液性囊腺瘤
病理分微囊型和大囊型,恶变少见。 微囊型:好发于60岁以上女性,肿瘤大小不一,直径可达25cm。由小囊构成,呈蜂窝状,子囊大小约0.2~2.0cm。 内衬扁平或立方上皮。部分肿瘤中心见星芒状纤维瘢痕伴钙化,这是特征性表现,仅占10%。;CT表现: 微囊型显示由小囊及间隔组成的软组织肿块,增强呈不均匀强化。海绵状是其较特征性表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