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古典诗歌鉴赏(第06期)-2016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docVIP

专题10 古典诗歌鉴赏(第06期)-2016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10 古典诗歌鉴赏(第06期)-2016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

决胜2106年高考之【全国百强校】高端精品解析专项汇编 一、(2016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11分)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来源:学*科*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8. 词的上片写梦中情景,有什么作用,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向往?请简要说明。(5分) 9.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技巧?并选出两种简要分析。(6分) 【答案】 8.(1)上片梦游中的世界,写自己睡梦之中不知道漫游到什么地方,只见天已破晓,雪花纷纷依然飘个不停,清脆地管笳声到处响起,铁骑无声,望过去如水流淌一般绵延不绝。(1分)突出了边塞风光特色,渲染了战争氛围,军纪严明,军容整齐。(2分)(2)表达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向往。(2分) 9.(1)表达技巧:虚实结合、对比、反衬(寓情于景)、直抒胸臆等。(2分) (2)简析:虚实结合。词的上片写梦中之景,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慨,虚实结合,抒发了诗人矢志报国,怀才不遇、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愤之情。对比。上片描写的梦中所见景象“关河”“雁门”“青海”都是南宋当时重要的西北边防重地。梦境中军旅戎马生涯逼真,而现实中理想抱负却是一场幻梦。梦境何等的雄拔,现实却是何等的凄凉。梦内梦外的这种反差和错位,令人顿生英雄陌路之慨。通过梦回当年雪夜军旅生活情景及梦醒后的孤寂,表达了词人执著的为国献身精神。反衬(寓情于景)。“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一觉醒来,灯光昏黄,令人生寒,一轮斜月挂在窗前,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寒灯”“漏声断”“月斜”,写出了环境的冷清凄凉,衬托出作者心境的凄苦悲凉,反衬出作者报国雄心的火焰却在熊熊燃烧。直抒胸臆。“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又有谁知道,我虽然现两鬓发白,但壮志犹存。即使是死了,也念念不忘收复故土。直接抒发爱国热情,“有谁知”三个字,表现了作者对朝廷排斥爱国者的行径的愤怒谴责,也让人体味到壮士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答出2种手法即可,每点2分) 【解析】 8.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比如本题,“词的上片写梦中情景,有什么作用,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向往”,从题干中可知,上片主要写梦中情景,那么应该思考主要写了梦中的什么内容,这个内容和现实世界有什么关系。诗人往往会借梦境来表达现实世界无法实现的一些理想,或借梦境来批判现实等。 9. 【试题分析】:题干问“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技巧?并选出两种简要分析”,可知本首诗的表现手法不只一种,甚至有很多种,选两种熟悉的进行分析。词的上片写梦中之景,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慨,虚实结合;对比:梦境中军旅戎马生涯逼真,而现实中理想抱负却是一场幻梦;反衬:“寒灯”“漏声断”“月斜”,写出了环境的冷清凄凉,反衬出作者报国雄心的火焰却在熊熊燃烧;直抒胸臆:“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思路点拨】首先应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有: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二、(2016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11分) 好事近 刘子寰 秋色到东篱,一种露红①先占。应念金英 = 2 \* GB3 ②冷淡,摘胭脂浓染。 依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