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复习1-1-5
考纲要求;(对应学生用书P26)
知识梳理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1)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2)地震波的波速变化;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1)界面:图中C为莫霍界面,D为古登堡界面。
(2)圈层:图中C、D之间为地幔,C以上为地壳,D以内为地核(由E外核和F内核组成)。
3.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地壳“厚薄”歌
大地厚,海洋薄——海陆差异;山地厚,平原薄——地貌差异。
海岭厚,海沟薄——海底差异;高处厚,低处薄——海拔差异。
问题探究:有人用“半熟的鸡蛋”形象地比喻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你认为呢?
提示:用“半熟的鸡蛋”来比喻地球的内部圈层,则蛋壳为地壳;蛋白为地幔,由于半熟,所以有些蛋白浆代表软流层中的岩浆;蛋壳与蛋白之间的膜和地壳合起来就是岩石圈;蛋黄为地核。;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2.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3.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自主检测
(2011年山东临沂阶段性测试)地震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据此完成1~2题。
1.横波和纵波的共同之处包括( )
①都能通过固体传播
②都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③传播的速度相同
④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结合横波和纵波的特点知,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不难看出②③错。
【答案】 D;2.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 )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解析】 根据横波只能通过固体,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可知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答案】 D;3.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解析】 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答案】 D;4.右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A.岩石圈、地幔、地核
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岩石圈、地幔、地核
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
【解析】 地壳、地幔和地核是并列关系,不存在包含与被包含。
【答案】 D;(对应学生用书P26)
考点一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图表所示:;; 图示法理解记忆地球内部圈层及其特点;例1 (2011年大纲全国卷)读下图,完成下题。
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解析】 本题考查火山爆发相关知识。该图显示的是火山爆发,组成该山体的矿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所以岩浆直接来自地幔。
【答案】 D; ①地壳的厚度不均,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3 km;大洋地壳薄,平均厚度为7 km;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 km。
②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③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成为岩石圈和其他圈层的分界线,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2011年安徽淮南检测)下图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A、B地震波在________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在2900千米处A、B的变化是A________,B________。
(2)两处不连续界面是C________,D________,在C界面上部为地球内部圈层________,C、D之间是________,D以内的圈层是______。
(3)图中斜线部分和地壳共同组成岩石圈,此处为________,是由________组成的。;【解析】 图左半部分表达的是地震波传播的速度随深度变化而变化的状况,从A、B传播的速度即可判断A为横波,传播速度较慢;B为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图右半部分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从A、B在同深度的传播状况可判断C为莫霍界面,在此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C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D为古登堡界面,在地下2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图中斜线部分和地壳共同组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西安交大《儿科学》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 VIP
- 城市交通大脑方案:构建一座可感知的城市(59页 PPT).pptx
- 国家电投集团笔试真题.pdf VIP
- 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pdf VIP
- 恋爱心理学(中国矿业大学)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中国美酒鉴赏》课件.ppt VIP
- 读后续写--候诊情缘(2023.4金华十校).pptx VIP
- 北京市房山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陕2019TJ048 预制装配式排水检查井图集.docx VIP
- 防范银狐木马病毒与补贴诈骗信息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