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乳的卫生质量及控制浅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第一节 乳中微生物的来源和繁殖;三、鲜乳贮存期间微生物的变化;乳链球菌期:鲜乳中的抗菌物质减少或消失后,存在乳中的微生物即迅速繁殖,占优势的细菌是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和一些蛋白分解菌等,其中以乳酸链球菌生长繁殖特别旺盛。使乳糖分解,产生乳酸,因而乳液的酸度不断升高。如有大肠杆菌繁殖时,将有产气现象出现。由于乳的酸度不断地上升,就抑制了其它腐败菌的生长。当酸度升高至一定酸度时(pH4.5),乳酸链球菌本身生长受到抑制。这时有乳凝块出现。 乳酸杆菌期:pH下降至6左右时,乳酸杆菌的活动力逐渐增强。当pH继续下降至4.5以下时,由于乳酸杆菌耐酸力较强,尚能继续繁殖并产酸。在此阶段乳液中可出现大量乳凝块,并有大量乳清析出。;真菌期:当酸度继续升高至pH3.5~3时,绝大多数微生物被抑制甚至死亡,仅酵母和霉菌尚能适应高酸性的环境,并能利用乳酸及其他一些有机酸。由于酸的被利用,乳液的酸度会逐渐降低,使乳液的pH不断上升接近中性。 胨化菌期:当乳液中的乳糖大量被消耗后,残留量已很少,适宜分解蛋白质和脂肪的细菌生长繁殖,这样就产生了乳凝块被消化、乳液的pH逐渐提高向碱性方向转化,并有腐败的臭味产生的现象。这时的腐败菌大部分属于芽孢杆菌属、假单孢菌属以及变形杆菌属。;2、牛乳在冷藏中微生物的变化;四、乳的腐败变质;第二节;一、质量控制;2、冷却;3、贮存和运输;3、贮存和运输;二、乳的质量标准和验收;酒精检验:可验出鲜乳的酸度,以及盐类平衡不良乳、初乳、末乳及细菌作用产生凝乳酶的乳和乳房炎乳等。酒精试验与酒精浓度有关,一般以72%容量浓度的中性酒精与原料乳等量相混合摇匀,无凝块出现为标准,正常牛乳的滴定酸度不高于180T,不会出现凝块。新鲜牛乳的滴定酸度为16~180T。为了合理利用原料乳和保证乳制品质量,用于制造淡炼乳和超高温灭菌奶的原料乳,用75%酒精试验;用于制造乳粉的原料乳,用68%酒精试验(酸度不得超过200T)。酸度不超过220TT的原料乳尚可用于制造奶油,但其风味较差。酸度超过220T的原料乳只能供制造工业用的干酪素、乳糖等。;滴定酸度:准确,但受条件限制。 比重:测定掺水奶。 微生物:美兰还原速度与微生物数量相关——P196 表2-3-5;细菌总数测定;显微镜镜检。 乳成分测定:蛋白质、脂肪、乳糖及总干物质。 非乳物质: 碱类:草酚蓝指示剂,pH6.8时,呈蓝色。 淀粉:碘→变蓝 尿素:二苯胺硫酸溶液变蓝为阴性,不变色或30s后退色为阳性。 糖:与硫酸反应,显微红色。 豆浆:含皂苷类与碘酊呈橙黄色为阴性,呈浅绿色或显色后消失为阳性。 抗生素:TTC,显红色为阴性,不变色为阳性。;本章重点内容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