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古诗词鉴赏之评价思想内容之一讲义.doc

2004年高考古诗词鉴赏之评价思想内容之一讲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4年高考古诗词鉴赏之评价思想内容之一 评价思想内容 (学生用卷) 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以及寓情与景,寓情于物。 一、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例1: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反映离乱的痛苦 例2: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例3: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例4:《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 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 赤壁怀古》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 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 例5: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例6:温庭筠《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 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边关思乡 例7: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无归计。羌??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 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 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例8: 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 例9:奥敦周卿《双调?大德歌 春》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注: ● 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 ● 长亭送别 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评析】  二、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要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例10: 定 风 波 (宋) 苏轼 三月七

文档评论(0)

66699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