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朝荣)迈克尔逊干涉仪2012
光的干涉实验2(分振幅法);实验及应用背景介绍
实验目的和教学要求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问题讨论与思考;迈克尔逊:物理学家Michelson 1852-1931
1881年与莫雷研究“以太”
漂移制成精密干涉仪——
迈克尔逊干涉仪,证明光速不变与传播方向无关,成为相对论的基础,获19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实验及应用背景介绍;二、实验目的和教学要求;三、实验原理;三、实验原理;三、实验原理;三、实验原理;吐级;吞级;6.等厚干涉条纹 ;四、实验仪器;五、实验内容;五、实验内容;六、注意事项;七、问题讨论与思考;七、问题讨论与思考;七、问题讨论与思考;背景介绍
实验目的和教学要求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牛顿(1643.1. 4 —1727.3.31)(Sir Isaac Newton FRS) 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
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对万有引力三大运动定律进行描述。 ;一、应用背景介绍;牛顿虽然发现了牛顿环,并做了精确的定量测定,可以说已经走到了光的波动说的边缘,但由于过分偏爱微粒说,始终无法正确解释这个现象。这个实验成为光的波动说的有力证据之一。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用光的波动说完满解释牛顿环实验。;二、实验目的和教学要求;三、实验原理;四、实验仪器;五、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劈尖干涉测细丝直径;严禁手摸所有光学表面,轻拿轻放。
光学表面的轻微污痕,需用镜头纸轻轻擦去或用橡皮球吹,不得用手擦拭或用嘴吹气。
实验完毕,须经教师检查数据合格后方可拆除光路,并整理仪器、将仪器复位。
原始数据(教师签字)附实验报告后
报告一周内交到(三层)李朝荣报告箱
;谢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