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一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第30课时概念.ppt

【优化方案】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专题十一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第30课时概念.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场手工业时期(15—18世纪中期)是近代资本主义 的兴起阶段。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启动时期。16世纪前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体,人类社会开始迈向近代社会;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近代科技、思想发展。这一切为西方向工业文明的迈进开启了大门。;时期;第30课时 西方人文精神及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考纲要求]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2.启蒙运动  3.经典力学;考点一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2)概况;(3)成就 ①意大利:但丁及《神曲》、_____________、薄伽丘及 《十日谈》。 ②英国:戏剧作家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是《哈姆雷特》。 2.宗教改革;兴起;[误区警示] 很多学生误认为文艺复兴与基督教会是相互矛盾的,其实文艺复兴并不反对教会与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也信仰宗教。他们反对的是教会宣扬的禁欲主 义,后来发生的宗教改革就是在文艺复兴提倡的人文主义范围内进行的。;[图解识记] 文艺复兴;[名师点拨] 文艺复兴从表面看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在中世纪被湮没后的再现,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是“旧瓶装新酒”,所以“文艺复兴”一词不能准确概括这场运动的本质。 [图解识记] 罗马教会与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比较;[概念辨析] “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这三种主张是基督教不同教派的主张,都属于基督教的 教义。 “因行称义”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 “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简化了宗教仪式,解放了人的个性。 “信仰得救”是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进行辩护,是对“因信称义”的继承和发展。;[轻巧识记] 宗教改革;主题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及评价 [要点拓展] 1.内涵 (1)广义的人文主义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2)狭义的人文主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主张发挥人的创造力、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2.评价 (1)人文主义者一般都强烈要求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对于建立民族统一集权的国家,有过积极贡献。 (2)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对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争取自由平等,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对它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它把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特性看作全人类普遍的人性,掩盖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的对立。;[史料探究] 人文主义的内涵及影响 [解读] 史料一 14世纪下半叶的①意大利流行起“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 ↓ (1)史料信息①反映了人文主义者以“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从而否定了封建特权,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史料二 ②所谓“文艺复兴时期的骚动”使个人主义和现世主义增长。神学和基督教会对现实生活的控制受到当时由个人探究得出的新的道德准则和社会准则的挑战,并最终为后者所取代。 ↓ (2)史料信息②表明文艺复兴的作用,是对“神学和基督教会控制现实生活”的挑战,体现了文艺复兴反教会精神统治的内涵。;③有关人类本身的一种新概念已逐渐形成——它体现了对人类的尊严和创造力的一种新的信心。人类无须一心想着神对来世会作何判决,而只须发展自己生来俱有的潜力,尤其是思考能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3)史料信息③主要说明文艺复兴的作用是人类自身获得了解放,人们更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关注现世的幸福。;主题二 宗教改革的主张、特点及评价 [史料研读] 史料一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史料二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史料三 “我陷入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摘自《路德文集》 [问题] 史料一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主张?史料二中马丁·路德是如何看待教权与世俗权力的?据史料三分析马丁·路德否定了宗教神学信仰吗?;[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