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卷十三分子动理论气体热力学定律资料.doc

导航卷十三分子动理论气体热力学定律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航卷十三 分子动理论 气体 热力学定律 1.解析 (1)理想气体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忽略了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际上并不存在,A对;只有当气体的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高时,实际气体才可视为理想气体,B错;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与体积无关,C错;不论在何种温度和压强下,理想气体都遵循气体实验定律,D对。 (2)气体被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W=3.4×104 J。 (3)设气体在标准状态时的体积为V1,等压过程 eq \f(V,T)=eq \f(V1,T1) 气体物质的量n=eq \f(V1,V0),且分子数N=nNA, 解得N=eq \f(VT1,V0T) NA 代入数据得N=5×1024个(或N=6×1024个) 答案 (1)AD (2)增大 等于 (3)5×1024个(或6×1024个) 2.解析 (1)若物体是晶体,则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可见A正确;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是由于云母片在不同方向上导热性能不同造成的,说明云母片是晶体,所以B错误;沿晶体的不同方向,原子排列的周期性和疏密程度不尽相同,由此导致晶体在不同方向的物理性质不同,这就是晶体的各向异性。选项C错误,D正确。 (2)因为测试时,对包装袋缓慢地施加压力,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对外放出的热量,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的温度不变,即内能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可知:气体体积变小,所以压强变大,由于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对器壁的频繁碰撞而产生的,所以包装袋内壁单位面积上所受气体分子撞击的作用力增大。 (3)若不漏气,设加压后的体积为V1,由等温过程得:P0V0=P1V1,代入数据得V1=0.5 L,因为0.45 L<0.5 L,故包装袋漏气。 答案 (1)AD (2)增大 不变 (3)见解析 3.解析 (1)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并不会因为颗粒的大小而改变,即使敲碎为小颗粒,仍旧是晶体,选项A错误;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光学性质不同,表现为晶体具有各向异性,选项B正确;同种元素构成的可能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晶体,如金刚石和石墨,选项C正确;晶体的分子排列结构如果遭到破坏就可能形成非晶体,反之亦然,选项D正确;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热,温度不变,但是内能增大,选项E错误。 (2)(ⅰ)大小活塞在缓慢下移过程中,受力情况不变,汽缸内气体压强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得eq \f(V1,T1)=eq \f(V2,T2) 初状态V1=eq \f(l,2)(S1+S2),T1=495 K 末状态V2=lS2 代入可得T2=eq \f(2,3)T1=330 K (ⅱ)对大、小活塞受力分析则有 m1g+m2g+pS1+p1S2=p1S1+pS2 可得p1=1.1×105 Pa 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由查理定律得eq \f(p1,T2)=eq \f(p2,T3) T3=T=303 K 解得p2=1.01×105 Pa 答案 (1)BCD (2)(ⅰ)330 K (ⅱ)1.01×105 Pa 4.解析 (1)根据分子动理论,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故A正确;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不是化学反应,故C正确、B错误;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故D正确;液体中的扩散现象不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故E错误。 (2)(ⅰ)以cmHg为压强单位。设A侧空气柱长度l=10.0 cm时的压强为p;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10.0 cm时,空气柱的长度为l1,压强为p1。 由玻意耳定律得pl=p1l1① 由力学平衡条件得p=p0+ph② 打开开关K放出水银的过程中,B侧水银面处的压强始终为p0,而A侧水银面处的压强随空气柱长度的增加逐渐减小,B、A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也随之减小,直至B侧水银面低于A侧水银面h1为止。由力学平衡条件有 p1=p0-ph1③ 联立①②③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l1=12.0 cm④ (ⅱ)当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时,设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2,压强为p2。 由玻意耳定律得pl=p2l2⑤ 由力学平衡条件有p2=p0⑥ 联立②⑤⑥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l2=10.4 cm⑦ 设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Δh,依题意得 Δh=2(l1-l2)+h1⑧ 联立④⑦⑧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Δh=13.2 cm⑨ 答案 (1)ACD (2)(ⅰ)12.0 cm (ⅱ)13.2 cm 5.解析 (1)根据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可知,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水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使得碳粒无规则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