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第一轮复习第2讲 化学平衡状态
第2讲 化学平衡状态;1.在已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
2SO2+O2 2SO3中,充入由18O组成的氧气一段时间后,18O存在于下列物质中的 ( )
A.多余的氧气中
B.生成的三氧化硫中
C.氧气和二氧化硫中
D.二氧化硫、氧气和三氧化硫中
;2.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某一时刻SO2、O2、SO3浓度分别为0.2 mol/L、0.1 mol/L、0.2 mol/L,达到平衡时浓度可能正确的是( )
A.SO2、O2分别为0.4 mol/L、0.2 mol/L
B.SO2为0.25 mol/L
C.SO2、SO3均为0.15 mol/L
D.SO2为0.24 mol/L,SO3为0.14 mol/L;3.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内充入N2和H2合成
氨,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
率为零。
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最后
降为零。
C、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
应速率增大,最后相等。
D、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减小等于逆
反应速率的增加。;4.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3v正(N2)=v正(H2)
B.v正(N2)=v逆(NH3)
C.2v正(H2)=3v逆(NH3)
D.v正(N2)=3v逆(H2);;“变量不变”判断法可概括如下:
(1)由“变”到“不变”,不变时
达平衡
(2)由“不变”到“不变”,不变
时无法判断;
;5.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平衡体系,采取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升高温度
C.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 D.使用催化剂;6.恒温恒容下的可逆反应:
2SO2(g)+O2(g) 2SO3(g)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SO2、O2、SO3的混合气体,使它们的物质的量均为原来的1.5倍,平衡向 移动。;8.反应H2(g)+I2(g) 2HI(g)已达平衡状态,压缩容器使体积减小,混合气体的颜色如何变化?;ν;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温度、浓度、压强),平衡将向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2013·上海化学·20)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A(s) B+C(g) ΔH=Q kJ/mol(Q0)达到平衡。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以下分析正确的是(双选)( )
A.产物B的状态只能为固态或液态
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n(A)消耗∶n(C)消耗=1∶1
C.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平衡
可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 mol B和
1 mol C,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013·北京理综·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 B.
D.
C.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象
;对于可逆反应
N2(g)+3H2(g) 2NH3(g) Δ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图像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1)看图像
一看点:曲线的起点、终点、交点及拐点等。
二看线:图像中线的斜率或线走势
三看面: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
四看是否需要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等。
五看量:定量图像中有关量的多少
(2)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
(3)定方法:先拐先平, 定一议二
;(2011·天津理综·6)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
SO2(g)+NO2(g) 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例1、 今有反应x(g) + y(g) 2z(g) ΔH0,若反应开始经t1秒后达到平衡,又经t2秒后由于反应条件的改变使平衡破坏,到t3时又平衡(如图所示),试分析,从t2到t3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
A.增大了x或y的浓度
B.使用了催化剂
C.增加了反应体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北京高考物理复习选择专项之原子.doc
- 2016南京市三模物理.doc
- 2016唐春华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ppt
- 2016四下人教版数学应用加减运算定律简便计算练习课.ppt
- 2016北京高三一模化学选择题汇编.docx
- 2016各区二模试卷汇总.doc
- 2016国网新标JP综合配电箱.docx
- 2016国考3.doc
- 2016名人明星蜡像展.ppt
- 2016地球运动一般特点.ppt
- 2016届第一轮复习:0303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ppt
- 2016届第一次理科综合统练试题.doc
- 2016届绵阳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卷.doc
- 2016届绵阳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卷(2016.01).doc
- 2016届虹口区高三一模数学卷(附答案).doc
- 2016届衡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周测卷:周测卷16 电磁感应 交流电和门电路综合(含答案).doc
- 2016届衡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周测卷:周测卷5 牛顿运动定律2(含答案).doc
- 2016届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doc
- 2016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 英语.doc
- 2016届辽宁省中考化学复习考点聚焦课件:第9讲 质量守恒定律.ppt
最近下载
- 一种窄冠带条多层缠绕搭接量计算方法及应用.pdf VIP
- 2025年融媒体中心全媒体记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L10010022《病理学》课程标准.pdf VIP
- 【必备收藏】幼儿建构区游戏指导完整版课件-.pptx VIP
- 主题策略-【专题报告】CANSLIM4.0策略:叠加企业生命周期.docx VIP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演示、分组实验统计表.xls VIP
- GB 50797-2012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docx VIP
- 插画设计-PPT课件(全).pptx
- 古代牝户手抄本雨花香PPT课件.pptx VIP
-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