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效课堂教学案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单元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在我们眼前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科学世界。《恐龙在我们头上飞》讲述了一个有趣的科学故事——原来,“现代鸟类就是会飞的、长羽毛的恐龙”,这可是个震惊全世界的发现呢!《企鹅爸爸》为我们刻画出企鹅爸爸呵护小企鹅成长的艰难情景,它冰雕石刻般的背影让人肃然起敬,伟大而坚韧的父爱震撼人心。《美丽的地球》从新的角度,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揭开了地球的面纱,阐明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激发了人们对地球的热爱,增强人们保护地球的意识。在《未来我们怎样出行》“中,作者和我们一起畅想未来的四种交通工具:“海底”列车、“地下”飞机、“公交”飞碟、“飞行”汽车,体现了科学发展对我们生活的改变,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学习本单元生字新词,并正确书写,理解词语意思并能运用。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品读课文,体会解说词的严谨。
3.指导学生掌握浏览方法,学会快速浏览。
4.激发学生阅读科学作品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品读课文,体会解说词的严谨。
2.指导学生掌握浏览方法,学会快速浏览。
【课时安排】
10课时
9 恐龙在我们头上飞
教材简析 本文讲述了中国科学家季强在赫胥黎、奥斯特隆研究的基础上,获得证据、确认证据、发表文章、引起争论、鉴定证明,最后向世人证明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科学事实:恐龙没有灭绝,现代鸟类就是会飞的、长羽毛的恐龙。本文融科学性、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激发了读者的情感,引发读者探索科学的兴趣,启迪读者的思想。赞扬了科学家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索不息的科研精神。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规范地读写。2.结合重点语句,了解“龙鸟之争”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科学家们探索不息的精神。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感悟。重点难点1.结合重点语句,了解“龙鸟之争”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科学家们探索不息的精神。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感悟。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 合作交流法 品读感悟法教学准备字词卡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感悟。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了解作者的表达顺序。
【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感悟。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了解作者的表达顺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1.同学们,你们见过恐龙吗?能说说恐龙留给你的印象吗?(庞大、凶猛……)
2.展示搜集到的恐龙图片,再次感受恐龙身躯的庞大。
3.可是这样庞大的动物却飞到了我们的头上,你们信吗?
(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反馈交流。
3.教师提出自学要求,学生默读课文。
(1)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思考:课文中的三位科学家赫胥黎、奥斯特隆、季强和“鸟是恐龙变的”这一假说有怎样的联系?
(3)思考课文的写作顺序,并分段,说说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交流反馈,理清条理
1.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测自学效果。
2.交流反馈:
(1)赫胥黎提出了“鸟类是由小型兽脚类恐龙演化而来的”这一假说。奥斯特隆通过研究,指出“赫胥黎是对的,鸟肯定由恐龙演变而来的” 。
季强发现并证明了中华龙鸟,为证实“鸟是恐龙变的”这一假说提出了证据。
(2)本文作者采用了倒叙的写作方法,先讲结果,再讲结果是怎么来的,最后又回到了对结果的论述。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季强获得证据、确认证据、发表文章、引起争论、鉴定证明的过程。
2.通过品读,从文章字里行间体会科学家孜孜不倦、执著追求的精神。
3.了解这一假说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1.在阅读中理解季强获得证据、确认证据、发表文章、引起争论、鉴定证明的过程。
2.通过品读,了解这一假说的意义,体会科学家孜孜不倦、执著追求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文中的生词,并任选“曙光”、“惊世骇俗”等写一段话。
2.同桌互改,交流反馈并及时纠错。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见证这一假说的论证过程,了解中国科学家季强的突出贡献。
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EN_IEC_60034-14-2018 旋转电机 - 第 14 部分:轴高 56 mm 及以上的某些机器的机械振动 - 振动严重程度的测量、评估和限制 (IEC 60034-14-2018).pdf VIP
- 提高PICC导管维护规范率..pptx
- Module 1 Wonders of the world Unit 1课件-外研九上(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考试试题带答案.docx VIP
- 大学试题《工业通风与除尘》考试题库无答案.doc VIP
- 本科十四五教材针灸治疗学呃逆PPT课件.pptx VIP
-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pdf VIP
- T/CASEI62001—2019 起重机械 安全状况评估.pdf VIP
-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pptx VIP
- (2025秋新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