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万亩蓝莓基地建设
一、总论
(一)项目提要
项目名称:万亩蓝莓基地建设
建设性质:新建
承办单位:蓝莓办
拟建地点:xx市xx县
建设规模:1.5万亩
建设年限:2012~2015年
建设内容:在xx省xx市xx县建设1.5万亩优质蓝莓基地。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50,150万元,其中蓝莓种植基地建设42,000万元,种苗基地建设650万元,水利设施建设1,500万元,加工园区建设6,000万元。
资金筹措:该项目预计总投资为50,15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资金800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企业投资48,350万元。
项目辐射带动范围及带动能力:xx县xx镇主要以种植烤烟、蔬菜为主,用肥用药量大,对土壤、水源的污染严重。蓝莓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不高,经济效益好,当地农民已有一定的认可度。本项目的建设,将帮助当地农民科学种植蓝莓,为全县蓝莓种植户提供质量优质、价格合理的种苗,使更多的农户能进入到这一新兴的产业中,达得当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 《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意见》
2. 《xx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3. 《xx省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
4. 《xx市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5.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6. 《xx市蓝莓产业发展规划》
(三)综合评价和结论
xx县气候环境优良,光热水资源适合发展蓝莓产业。前期蓝莓引种效果好,个别农户已获得高额的利润回报,同时农户对蓝莓有一定的认识,利于项目的实施。
xx湖沿岸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烤烟、蔬菜等传统种植业,长期以来农药、化肥施用量大,对土壤及水源造成了一定污染。蓝莓的生长发育和果实生产,从土壤中索取的养分和水分比烤烟、蔬菜、乔木类果树少得多。蓝莓基地的建设,利于xx发展蓝莓产业,有利于xx市实施“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和保护“三湖”生态环境,走一条集生态农业、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保护水源地于一身的农业产业化新路子。
该项目设计时已充分考虑环保问题,生产过程中无有毒、有害原料,故不存在重大污染源,项目的建成对周边环境不会产生不良影响。项目立项目标明确,实施建设的条件充分,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合理,项目符合我省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要求,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符合公共财政的投入方向;项目具备良好的实施基础条件和技术条件,方案成熟,投资规模适度,投资见效快,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是推动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实施一个必要的、可行的和迫切需要实施的项目。
二、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蓝莓是20世纪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小果类果树,从3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美国蓝莓迅速发展的时期。从20世纪初开始驯化栽培试验,到现在全世界栽培面积已达到8万公顷以上,北美目前栽培面积约占世界90%,全世界蓝莓年产量约50万吨以上。
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保健成份,使蓝莓在世界各国均作为营养保健果品进行生产。近年来全世界消费量上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展速度很快。20世纪80年代,蓝莓被加工成罐头,蓝莓罐头产业开始逐渐形成。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蓝莓具有的丰富营养价值和多重功效逐渐被认可,蓝莓不仅用于鲜食,还开发出多种富于营养、保健的精深加工产品,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用。目前,美国蓝莓产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形成了蓝莓鲜果和蓝莓加工两类市场。蓝莓既可加工成蓝莓干、蓝莓果粉、蓝莓果酱、蓝莓罐头、蓝莓果汁、蓝莓饮料,更是高档蛋糕、馅饼、冰淇淋、糖果、酸奶、果冻、果酒、冰茶、啤酒等的高级添加原料。还可通过深加工提取蓝莓的花青素,用于制药和生产食用色素等。众多的蓝莓系列加工产品,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多方面的消费需求。
我国蓝莓的资源利用和引种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吉林农业大学、南京植物研究所、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等单位先后从美国、加拿大、波兰、芬兰、德国等国家引进蓝莓品种,相继开展了蓝莓品种的适应性、种苗繁育、栽培、管理、采收、加工等多方面的研究。2000~2005年,蓝莓栽培逐渐扩展到山东、辽宁、黑龙江、浙江、重庆、贵州、xx等省市,种植面积约200公顷。2006年以后,由于国内和国外公司对蓝莓栽培和蓝莓生产的大量投资,蓝莓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07年,种植面积已增加到1323公顷,从2001~2007年的7年时间内,栽培面积增长了54倍,蓝莓的总产量由2吨增加到390吨。2007年产量分别为205吨和80吨。我国生产的蓝莓果实主要以出口为主,2005~2007年鲜果出口量分别为150吨、200吨、250 吨;冷冻果出口量分别为20吨、100吨、100 吨。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五大蓝莓生产区域:以长白山、大小兴安岭为中心的北部区域;以大连、丹东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