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原子吸收光谱 (AAS)分析;原子吸收基本原理; 原子蒸气对其原子共振辐射吸收的现象在1802年就被人们发现;但直到1955年以前,一直未用于分析化学,为什么?
1955年Walsh发表了一篇论文《Application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to analytical chemistry》,解决了原子吸收光谱的光源问题,50年代末 PE 和 Varian公司推出了原子吸收商品仪器。;;原子吸收光谱的特点:;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1)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
跃迁吸收能量不同---共振线具有特征性。
2)各种元素的基态?第一激发态
最易发生,吸收最强,最灵敏线;特征谱线。
3)利用原子蒸气对特征谱线的吸收可进行定量分析;谱线的轮廓与谱线变宽; ;1.自然宽度:照射光具有一定的宽度; ; 钨灯或氘灯光源的连续光,经分光后,光谱通常带宽为0.2 nm;而原子吸收线半宽度仅为10-3 nm。测定谱线宽度仅为10-3nm的积分吸收,需要分辨率非常高的色散仪器,技术上很难实现。
;;锐线光源与峰值吸收;;基态原子数与原子化温度;朗伯定律:
吸收光的强度与原子蒸气宽度呈正比关系;;;;仪器基本结构;;作用:辐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共振线和其它非吸收谱线),以供测量之用。
要求:
A. 能辐射锐线光源
B. 辐射的待测元素共振线强度必须足够、稳定且背景小
C. 灯供电稳定,以确保光强度稳定
空心阴极灯、蒸气放电灯、无极放电灯;空心阴极灯结构; 在300 ~ 500 V高压电场下,阴极向正极高速飞溅放电,与载气原子碰撞,使之电离放出二次电子,从而使场内正离子和电子增加以维持电流。载气离子在电场中大大加速,获得足够的能量,轰击阴极表面时,可将被测元素原子从晶格中轰击溅射出来,溅射出的原子大量聚集在空心阴极内,与其它粒子碰撞而被激发, 发射出相应元素的特征谱线----共振谱线。;作用: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变成基态原子蒸气
火焰原子化器:简单,快速,对大多数元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检测限
非火焰原子化器:具有很高的原子化效率、灵敏度和检测限;燃烧头;作用:使样品在火焰温度作用下,蒸发、干燥、熔化、离解、激发以及化合等,产生基态原子。
原则:
确保待测元素充分离解为基态原子的前提下,低温火焰比高温火焰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易挥发或电离电位较低的元素(Pb、Cd、Zn、Sn以及碱金属)用低温火焰,燃烧速度慢。
与氧易生成耐高温氧化物而难离解的元素(Al、Mo和W)应使用高温火焰。; 火焰分焰心(发射强的分子带和自由基,很少用于分析)、内焰(基态原子最多,为分析区)和外焰(火焰内部生成的氧化物扩散至该区并进入环境)。;对火焰的基本要求 ;火焰类型;原子吸收分析中常见火焰;火焰光谱特征图;无火焰原子化器;试样盛放在石墨管中,石墨管作为电阻的发热体。电源提供原子化能量,通电后可使管内温度升高到2000 ~ 3000℃,使试样蒸发并变为基态原子。;石墨炉试样原子化的程序;石墨炉试样原子化的程序;分子吸收或散射;火焰原子化与石墨炉原子化的比较;低温原子化器(化学原子化器);B:汞低温原子化法(汞蒸汽原子化测汞仪);3.分光系统;定量分析与干扰消除;; 作图的方法 :将已知的不同浓度C的几个标准溶液加入到几个相同量的试样中,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测定吸光度A,绘制A—C工作曲线并将直线外延,延长线在横坐标上的截距所表示的浓度(绝对值)即为待测液浓度。;适用范围:试样基体组成较复杂,且基体成分对测定有干扰,或样品组成不知的情况下。;3.内标法;内标法可以消除溶液粘度、表面张力、样品雾化率及火焰温度等的影响.
但是要求:
所选的内标元素在基体内和在火焰中所表现的物理、化学性质要与待测元素相同或相近。
同时只能在双波道或多波道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单波道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无法使用。;4. 测定条件的选择;3)火焰类型的选择:影响到火焰温度,从而影响化合物原子化的能力。
对于大多数元素通常采用燃助比为1:4的空气—乙炔火焰,若待测元素为不易氧化的(如碱土金属和Ag、Cu、Ni、Co、Pb等)可以采用燃助比小于1:6的贫燃火焰,一些易形成难熔氧化物的元素(如Mo、Cr及稀土元素等)应使用燃助比大于1:3的富燃火焰。
;5)狭缝宽度:对一种元素来说,原子吸收线数目是较少的即谱线重叠的机率是很小的,因此原则上在不减少吸光度的条件下尽量使用较宽的狭缝,这样可以增加光强,检测器可以使用较小的增益从而可以减少噪声,提高信噪比和改善检出限。;类型:
物理干扰,化学干扰,电离干扰,
光谱干扰和背景干扰;;如大量KCl 的加入可抑制Ca的电离:
K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