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不饱和烃 第一部分 烯烃 3.1 烯烃的命名与结构 1.命名 A. 选择含有双键的最长的碳链做主链; B. 编号要使双键位号最小; C. 合并同类取代基使命名最简。 D.位号-取代基-位号-母体 2.结构 a. ?键是由p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的,是依附于?键不能独立存在的键; b. 由于?键的引入使?键不能旋转; c. ?键受原子核控制较弱,所以反应活性较高。 3.几何异构(顺反异构 A. 几何异构的标识——Z/E标记法 a. 按照次序规则分别比较同一碳原子上的两个基团的大小; 3.几何异构(顺反异构 A. 几何异构的标识——Z/E标记法 a. 按照次序规则分别比较同一碳原子上的两个基团的大小; b. 如果两个大基团在同侧称为Z型;在异侧称为E型; c. 将Z/E标在命名前面,括上括号。 B. 顺反异构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3.2 烯烃的化学性质 氢化热与烯烃的稳定性 氢化热:1mol烯烃催化加氢所放出的热量为氢化热。 1)与卤素加成 2)与HA的加成 反应机理 反应1:CH2 CH2 + HBr ? CH3CH2Br 加成HBr时的过氧化物效应—— 自由基加成机理 反马式规则产物 自由基加成实例: 生成稳定的活性中间体是促使反应进行的根本条件 正碳离子要重排 3、氧化反应 A. 环氧化合物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形成正碳离子 B. 环氧化合物碱性条件下的水解——进攻空阻小的位置 4、聚合反应 5、α–氢原子的反应 第二部分 炔烃 3.3、命名与结构 1)命名 与烯烃相同 同时含有C C和C?C时: a. 选择含有C C和C?C最长的碳链做主链; b. 从C C开始并使C C和C?C之和最小; c. 命名时先命烯烃,再命炔烃。 炔烃与HBr加成时的过氧化物效应 6.聚合反应 第三部分 二烯烃 写共振极限式的原则 a. 原子核位置不动——核不动; b. 未成键电子数不变——数不变; 亲电加成 比单烯烃活性高 4、炔烃还原 i. 催化加氢 R-C?C-R’ + H2 2mol RCH2CH2R’ Cat. 要想将炔烃只还原到烯烃,可以采用林德拉 Lindlar 催化剂 Pd-CaCO3 +PbO/PbAc2 、或用Pd-BaSO4+喹啉、或用Ni2B P-2 作为催化剂。 用林德拉催化剂还原的特点是顺式加氢 加氢反应活性 炔烃: 烯烃: 炔烃比烯烃更容易进行催化加氢,当分子中同时存在双键和叁键时,催化氢化首先发生在叁键上。 ii. 用碱金属在液氨中还原 Na, NH3(l) 碱金属的液氨溶液的制备: Na + NH3 l → Na + + e- NH3 Li ,K 蓝色溶液 该反应体系不能有水,因为钠与水会发生反应。 反应机理 NH3 NH3 - 反式的烯基负离子较稳定 相当于反式加氢,生成反式烯烃 5、氧化反应 RC?CR’ KMnO4(冷,稀,H2O,PH7-5) KMnO4(H2O,100oC) KMnO4(H+ HO-,25oC) RCOOH + R’COOH 1 O3 2 H2O, Zn RCOOH + R’COOH RCOOH + R’COOH 炔烃与高锰酸钾的反应,使高锰酸钾很快褪色,可用于鉴别炔烃。 烯烃和炔烃的制备 1 醇脱水 1、烯烃的制法 85 ℃ 84% 醇在H2SO4的作用下脱水,生成烯烃: 2 卤代烷脱卤化氢 卤代烷在碱的作用下脱卤化氢,生成烯烃: 消除反应 消除反应 消除反应 2、炔烃的制法 1 二卤代烷脱卤化氢 2 端位炔烃的烷基化 主要内容 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二烯烃的结构 电子离域和共轭体系 共振论 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一、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二烯烃:分子中 2个双键 不饱和烃 二烯烃的通式:CnH2n-2 与炔烃相同 1、二烯烃的分类 二烯烃 隔离双键二烯烃 累积双键二烯烃 共轭双键二烯烃 两个双键被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 单键隔开 两个双键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两个双键被一个单键隔开 2、二烯烃的命名 包含所有双键的最长碳链,命名为“某二烯” 2,3–二甲基–1,3–丁二烯 二烯烃的顺反异构体的命名: 顺,顺–2,4–己二烯 2Z,4Z –2,4–己二烯 顺,反–2,4–己二烯 2Z,4E –2,4–己二烯 二、二烯烃的结构 1、丙二烯的结构 0.131 nm sp2 sp2 sp 118.4° ╱ 两个π键相互垂直 CH2 C CH2 1,3–丁二烯两种可能的平面构象 s–顺式 s–反式 2、1,3–丁二烯的结构 CH2 CH–CH CH2 s-顺-丁二烯 s-反-丁二烯 结构 CH2 CH–C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三国演义优秀PPT课件.pptx
- 把信送给加西亚.ppt VIP
- 2025-2026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选修1 数据与数据结构粤教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广东省监狱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99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含自备电厂钢铁企业孤网频率稳定控制策略_刘皓明.pdf VIP
- 美育基础教程 第2版 王英杰 1 第三章 社 会 美新.ppt VIP
- 2025年传统文化专题知识测试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基层施工技术:级配碎石与水泥稳定碎石.ppt
- 2025广东省监狱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99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实用类文本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