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讲座 ;引 言;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在我国岩土工程标准化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规范面临的主要问题;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局部修订;(1) 某些条款不够严密,某些条款与现行其他标准不够协调,造成施工图审查时执行上的偏差;
(2)《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部分摘自本《规范》,少数勘察人员和审图人员未全面掌握《规范》条文和条文说明,孤立执行某些强制性条文,产生理解上的偏差;;(3) 相关国家标准正在制订或修订,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和《工业建筑防腐蚀规范》,有关场地地基抗震与水和土腐蚀性评价的问题,需互相协调。
(4)如何对应实施强制性条文及施工图审查以后出现的一些问题?
;关于《强制性条文》和审图;对审图工作的看法;从行政管理的层面上看,这项措施有利于在事故发生后明确责任,在事故不断发生的特殊条件下,进行这种强制性的管理是需要的。
从技术层面来看,这种全面审图的做法,未必能普遍提高技术水平,且不利于发挥工程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估计有问题的工程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则采用这种措施或许是需要的;但这就涉及对我国工程界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感的正确估计问题。;从审图制度执行的情况来看,防止“扩大化”和“宁左勿右”的倾向是值得注意的。所谓“扩大化”是指审图不仅审强制性条文执行的情况,而且已经扩大到审查并不是强制性的条文,似乎凡是在全国性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写的条文在全国各地都必须执行,完全抹杀了地区性的特点。所谓“宁左勿右”是指审图人员怕犯错误,宁可审得过头一点,“左”一点不会犯错误,不那么因地制宜,也不实事求是。;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问题;技术控制体系;技术控制体系; 如何与国际惯例接轨;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国际定义;由国际建筑业协会提出,并为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欧洲联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世界贸易组织(WTO)所接受的,建立了建筑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国际通行原则。
1.对直接涉及公众基本利益的安全、卫生等技术要求和直接涉及国家长远利益的环保、节能等技术要求,按照指令性模式制定建筑技术法规。它是强制性技术文件,必须遵照执行。;2.对不直接涉及公众基本利益和国家长远利益的技术要求,以及为保证实现强制性技术要求而采取的途径和方法等,按照陈述性模式制订技术标准。它是非强制性技术文件,自愿采用。
3.为了鼓励生产者根据市场需要发挥主动创造性,促进技术进步,只要建筑产品和技术能满足强制性技术法规,允许不执行非强制性的技术标准。;《规范》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关于室内试验
关于原位测试
关于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关于岩土工程评价
关于报告编写;关于岩土分类;关于“硬土/软岩”;软岩在世界上分布非常广泛,仅泥岩和页岩就占地球表面所有岩石的50%左右。
软岩可以分为原生软岩和风化软岩两大类;
原生软岩主要是指在温度不高和压力不大的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岩,粘土基质含量高,胶结程度差,开挖暴露在大气中易吸水膨胀、湿化崩解,强度迅速降低;
风化软岩指因风化而破碎、软化的岩石,硬质岩风化成的软岩主要是全风化带与强风化带,也包括少数中等风化。;与《土的分类标准》什么关系?;分类方法开始变化:1970年代,建筑地基规范编制时,对粘性土的分类改为现在的界限,划出了粉土一类,其他行业并没有采用这种方法,但试验标准没有变化;
划分粉土的工程意义;
30多年来,粉土的研究得到了发展。 ;试验的变化:1980年代,为了将美国的统一分类法引入我国,把美国的碟式液限仪的结果等效为锥式仪,出现了两种规格,一种是76g圆锥17mm的沉入深度,另一种是100g圆锥的沉入深度20mm,都认为自己是符合美国标准的;对塑限试验,也改用圆锥沉入的方法,但这并不是美国的方法,我国出现了两种规格的联合测定仪;
锥式和碟式两种方法的原则区别。;用塑性平衡的观点分析锥面上的剪应力;卡萨格兰德碟式仪;分类方法的继续变化:1980年代,一些行业的规范将土的分类方法改为塑性图方法,土的名称大幅度地变化,出现了一种土能定为好几个不同的名称,同一个名称的土可能实际上不是同一种土。;塑 性 图 分 类;砾类土分类;砂类土分类;在1980年代中期,建筑系统曾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1987年,两本国标的主编统一了思想,在建筑系统不采用塑性图的分类方法。
新的液限标准和分类方法存在的问题:研究新的方法,必须考虑和解决工程应用中产生的问题,因为这影响了这些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20年来,土的分类基本没有很大的变化。
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存在,没有人去研究解决。
;土的分类涉及工程应用,需要做后续的研究。如对砂土工程性质的经验,软土的划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按照10mm沉入深度的标准,软土的定义是液性指数大于1.0或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含水量,现在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