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迎春盼十五,扮玩戏曲闹元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飞雪迎春盼十五,扮玩戏曲闹元宵 2015年3月2日,农历正月十三,正是“三代尚书府第”万家村元宵喜乐会。俗话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村民也把此当成了农历年后的套餐,过了十五,才觉得这个年算是过去了,收心归位。种地的拿起锄头,为羊年有个好收成扑下身子,务工的含泪离开世代居住的故乡,谋划羊年的生机。事实也证明文化做好了,百姓开心了,这一年的工作也好开展,万家村村委乐对此此不疲。 不巧的是,黑云与鹅毛大雪席卷了王村的初春。巧的是扮玩活动开始之前,一缕希望的阳光突破那层层的封锁线,倔强的照耀了神州大地。失望与希望并存,天公和万家开了一个玩笑。 9点10分到达万家村牌坊,黄埠村的扮玩队伍已经蓄势待发,锣鼓齐鸣,群众演员们也整装待发,只待鞭炮声响,入村为万家村民带去欢乐。 扮玩队伍分为锣鼓队、秧歌队、扇子队、花篮队、丑角闹笑(小毛炉、花轿、丑公丑婆)。从年龄结构来看也以中老年人为主。可喜的是,正是这群人丰富传承了传统文化表演,可悲的是,年轻人似乎对此不感冒。也许有个长久的生计才是他们所关注的。 伴随着冲天的礼炮,噼里啪啦的鞭炮,这支“雄武之师”迈着矫健而又轻盈的步伐开进了山东省首批传统古村落万家。排头的是锣鼓队,电动自行车代替了需要四个人抬着的鼓架,省了人力,似乎传统的味道也’削微’不足。可见,便利化与传统化此消彼长,但愿传统文化不要面目全非。 记得小的时候,最爱看的就是奶奶扭秧歌,喜欢的是跨步的气势、甩手的灵动、红绸子飘舞的喜庆与向前的豪迈。此刻,她们不像是年过半百的老大娘,是欢快的精灵,但愿这种舞动能多些日子,多借一些光阴给他们。将这一份“青春”铭刻,光阴荏苒,青春常驻! 扇子舞队的大妈们则是形象的展现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含羞带露的生动表情。 花篮舞者们则运用了传统的扁担,通过双排、单排花样变化,行走路线极具节奏感,用作挑水的扁担在她们的演绎下成了一门艺术。这也许就是人民群众是一切创作的来源,“悠扁担”,用挑水的节奏歌唱出艺术的篇章。 队伍中,活跃气氛的当属丑角队。丑公丑婆打闹嬉戏,奇怪的扮装,古灵精怪的表情惹得观看的群众笑的前仰后翻;而小毛炉相互的昂头打闹则是最富有表演的,只见平安无事的两头小黑驴在赶驴人的照看下平稳的行走,说话的功夫,“持驴人”一个眼神交流便凑到一起,比谁的驴头抬得高,谁就是这场比试的胜者。这时,赶驴人才发现自己“坐骑”依然打斗一团,二话不说,扬鞭便抽,试图将其分散开,赶驴持驴的都挤到了一起,各司其责,只见路面尘土风扬。此时有那些旁边看事的不嫌事大的喊:“好,斗起来!”场面好不热闹。 为迎接扮玩队伍,1公里长的大街上先后响起鞭炮6次,喜庆而又好客。村委书记简单迎接后,队伍到达了万家村文化广场。随后是万家村老书记毕令德的开场词,看了他的演讲稿,语言简练,大气,既能体现万家在文化方面一年一个台阶,省级传统村落、走遍中国栏目组“留住乡愁”的拍摄、明清古建筑群的修复,把毕氏传统文化取精华,去糟粕,传帮带,留后人。又能把切身的实惠反馈给万家村民,蓄水池帮助万家村民在14年大旱中玉米增收、年纪60以上月月补助,等等。总结一句:有钱,任性。 随后扮玩队在广场开始了打圈,广场热闹了起来,抱孩子的??妪,路过的行人,带马扎看戏剧的妇女“品头论足”,连唱五音戏的演员也忍不住加入了扭秧歌的队伍。 扮玩结束,人群自发向舞台中央集合,戏剧表演开始了!台下老年观众聚精会神,有的看到熟悉的剧目跟着随声合唱,一招一式俨然像一个老手;有的打发跟随的孩子不要嬉闹,用随身带着的各种零食安抚幼娃。台上的演员则兢兢业业,通过每场演出雕磨自己的唱功,每一次拍手叫好,每一次引起共鸣都是对他们肯定。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