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烈欢迎
9141042101、 9141042102、 9141043301班的同学们
到物理实验中心
学习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一、实验课的基本准备;二、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实验课;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三、课前动员;大家都有一个梦想和美好的未来;提高生活质量在于提高能力;你准备好工具箱了吗?;1、必修基础课,3个学分,分2个学期完成;每个学期1.5个学分,各做7个实验,2个星期1次。
2、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考试成绩占50%,成绩等级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以上)、中等( 70分以上)、及格(60分以上) 、不及格(60分以下) 5个等级。
3、实验过程为:预习—课堂实验—提交实验报告,缺席1次,实验成绩降一个等级;缺席2次(或以上)者,实验课程视为不及格处理,重修。;4、平时成绩评定:完成预习—课堂实验—提交合格实验报告整个过程,给80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学习态度5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5分;符合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报告要求10分。
5、考试第一个学期笔试(内容和今天上课关系很大),第二个学期设计性实验考试(和平时实验课的认真完成关系很大)。
;五、实验课的基本要求;实验课的基本要求;六、单周星期五下午课堂实验安排;课堂实验安排(基础实验大楼);七、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互动实验数据表格; ;二、 误差;三、??误差分类;2 随机误差(以不可预知方式变化) 特点:随机性,很多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函数,误差较小的数据比误差大的数据出现的概率大;误差绝对值相等的数据出现的概率相等,误差很大的数据出现的概率趋于零。测量次数增加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于零,所以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3 粗大误差(明显超出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又称粗差、疏失误差。可以避免(尽可能避免出现粗大误差),处理数据时应根据情况将其剔除。产生原因:错误读数、使用有缺陷的器具、使用仪器方法不对,环境的强干扰等。;;五、精密度、正确度与准确度(又称精确度);;§1.2 测量结果误差估算及评定方法? 对N进行K次测量,得N1,N2……Nk.用算术平均值:作为真值的最佳估计(最佳值),评定其可靠性(可信度如何)的方法有三种。它们是:算术平均偏差δ、 标准偏差σ、不确定度μ;1.算术平均偏差;; ;;;u;一、单次测量误差估算及评定 单次测量结果的误差估算常以测量仪器误差来评定。仪器误差:△ 已标明(或可明确知道)的误差△未标明时,可取仪器及表盘上最小刻度 的一半作误差。 △ 电表;例 : 如用一个精度为0.5级,量程为10 μA的电流表,单次测量某一电流值为2.00μA,试用不确定度表示测量结果。;二、多次测量结果的误差估算及评定程序1、求平均值 。2、求 和 u。3、表示结果。(例如用u,则结果为 ); ; ;?三、不确定度的传递公式;[总结]间接测量结果用不确定度评定的基本步骤: (1)计算各直接测量的最佳值和它们的不确定度;(2)根据公式计算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保留1位有效数字),或相对不确定度(保留1~2位有效数字) ;(3)求出间接测量值N,N的末位与不确定度所在位对齐;(4)写出结果 注意单位不要漏写;例: 用一级千分尺( )测量某一圆柱体的直径D和高度H,测量数据见表1,求体积V并用不确定度评定测量结果。 ;表1 ;;;§1.5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一、什么叫有效数字 一般有效数字是由若干位准确数字和一位可疑数字(欠准数字)构成。;?注意:;;3、某些常见函数运算的有效位数(1)对数函数尾数的位数取得与真数的位数相同;; ;2、最佳值或测量值末位与不确定度末位对齐。;§1.6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作图法可形象、直观地显示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也可用来求某些物理参数,因此它是一种重要的数据处理方法。作图时要先整理出数据表格,并要用坐标纸作图。;
;
;三、逐差法;应用举例(拉伸法测弹簧的倔强系数);(2)求物理量数值; 为了保证多次测量的优点,只要在数据处理方法上作些组合,仍能达到多次测量减小误差的目的。所以我们采用分组逐差。;四、 最小二乘法与直线拟合;S取极小值必要的条件是;解得:;本课要点;下面我们看一下互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十分好的个人简历模板解答.doc
- 什么是保险-经典专题答题.ppt
- 物业专业调研汇总.doc
- 什么是廉政风险 - 力行网答题.ppt
- 十个全覆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棚舍青贮窖牛舍羊舍解答.doc
- 物质的量和阿伏伽德罗常数汇总.doc
- 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汇总.doc
- 什么是职业化答题.pptx
- 十三五蓝图绘就开局之年青海大交通建设惊喜多解答.doc
- 神经外科护理程序的演练答题.ppt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3 画杨桃【新课标版】 课件.pptx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 大青树下的小学【精华 教案版】课件.pptx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 古诗三首【新课标版】课件.pptx
- DB32_T 5162-2025 健康县(市、区)建设规范_可搜索.pdf
- T_CPSS 1005-2025 构网型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范.pdf
- DB32_T 5160-2025 传媒行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_可搜索.pdf
- DB14_T 3553—2025 煤矿用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常态化运行保障技术规范.pdf
- DB14_T 3549—2025 负荷类虚拟电厂功率调节能力测试技术规范.pdf
- DB32_T 5156-2025 零碳园区建设指南.pdf
- DB14_T 3550—2025 煤炭洗选企业数据管理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