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91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贝叶真经”实践队
深入山村寻真经,跋山涉水为真知。
华中科技大学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西双版纳“非遗”明珠——
云南贝叶经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调 研 总 结
管理学院“贝叶真经”社会实践队
二O一四年九月
目录
一、序言 4
二、调研背景 5
1)民族文字的消失
2)贝叶经的传承面临考验
3)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平衡难题
4)实践活动对队员以及其他同学的重要意义
三、调研目的 8
四、调研主题 9
五、实践活动简介 9
1)活动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简介2)贝叶经简介
六、团队简介 12
1)团队名称
2)团队概述
3)团队口号
4)实践队成员简介
5)队内成员分工表
6)指导学长
7)指导老师
七、活动纪律 19
八、安全措施 20
九、实践活动过程 22
1)活动日程表
2)实践日志
十、调研纪实 22
让我听懂你的语言
1)两位传承人的贝叶情怀,贝叶经的前世今生
2)贝叶经的制作流程
3)Last but not least
4)补充
十一、调查问卷结果 45
十二、宣传投稿情况 55
1)线上宣传
2)媒体宣传
3)意义
4)宣传成果展示
5)与非遗保护宣传同仁的联系
十三、经费开销 63
十四、实践单位回执 64
附录 66
调查问卷样卷
2)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关资料
3)云南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典型案例和有关反映
致谢 89
序言
让我听懂你的语言
作词:罗红江 作曲:刀洪勇
想摘一片 一片绿叶 想写一首小诗 一首小诗
告诉你 告诉你 西双版纳总有 总有忘归的感觉
啊 西双版纳 水一样的傣家姑娘 傣家姑娘
让我踏上竹楼的台阶 让我走近你的面前
想牵一束 一束阳光 想栓一道红线 一道红线
告诉你 告诉你 西双版纳总有 总有收获的季节
啊 西双版纳 水一样的傣家姑娘 傣家姑娘
让我听懂你的语言 让我溶进你的世界
歌曲《让我听懂你的语言》讲述的是一位少年来到西双版纳后与当地傣族姑娘相爱,却因为语言交流问题产生障碍,最终爱情的力量战胜了语言障碍的故事。这段美丽的传说是词作者罗红江的亲身经历,因而他写下了这首歌词。作曲为傣家人刀洪勇。
西双版纳是一个梦境里的地方。
记忆里的西双版纳,那里的每一位少女都有婀娜的舞姿;那里的每一个女子都有着夜莺般的歌喉。寺庙里传出僧侣的颂叹;月夜下弥漫焚香的淡烟;晨风里闪烁晶莹的夜露。
在西双版纳的日子,阳光总是刺眼的,是燃烧的生机迸发的灿烂和热情。到处是高高的椰子树;到处是团簇的花朵;到处是油绿的叶片。好像没有树不会开花,好像没有花儿会凋谢。淳朴的当地人,仰着黑黑的笑脸,守着一个小水果摊过着悠闲的日子。这里的空气里总是充满着对生活的期待,让我的嘴角也总是微微的上翘着。
西双版纳,神秘而又绚烂,古老而又淳朴。这一次我们要走近你,去探访你古老的文字——贝叶经。
调研背景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第十二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当今社会的意义显得尤为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再生,是传统文化的根和魂,作为应该倍加珍惜, 继承民族文化,充实精神家园。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关系到民族文化身份和国家主权的维护,能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不同文化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过程中,也能促进文化多样性,维护文化生态平衡。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增强文化创新与创造能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因此,“非遗”的保护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多民族文化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同为炎黄子孙,拥有着同样的“中国梦”——全国人民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可是近年来,许多少数民族的经典文化已经后继无人。民族文化以及少数名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令人担忧,于是我们带着“中国梦走进贝叶经”的主题,前往云南西双版纳,用我们的方式让身边的每个人更深入的了解贝叶经,让傣族同胞更加珍爱自己的文化,热爱自己的家园。也让各位同学能够更多了解众多的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民族文字的消失
55个少数民族中53个少数民族共使用80多种语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