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长廊单元课题.ppt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长廊单元课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总结;通史坐标;通史坐标 强化时间 把握趋势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两宋时期,程朱理学形成。它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实精神,开创出思想活跃的新局面。 (2)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气象学、医学、农学、地学等领域领先世界;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3)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如诗词、小说、书法、绘画、戏曲等,异彩纷呈。这些作品,具有多元一体、多民族融合、吸收外来文明成果、雅俗共赏等特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和作者心声。;问题整合 中西对比 阶段特征 ;(4)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出现,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明初理学官方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王阳明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5)批判和继承——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2.中西对比:诸子百家与智者学派思想的比较。;学科素养 突破方法 提升素养 ;【思维过程】 (1)明立意: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历史地位。 (2)用所学:南宋以后,理学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四书五经都是儒学的经典著作。但是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朱熹批注了“四书”,朱熹之后,历朝都将朱熹批注的“四书”作为科举考查的内容。五经科举考查较少,地位低于四书。 (3)获信息:题干信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反映了“四书”的地位很重要,这是南宋以后理学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结果,故A项正确。理学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权威地位动摇”不符合史实,材料也不能体现,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清代对儒家思想的认识,D项说法错误。答案为A。;【方法讲解】 观点论证评述能力是历史试题中最常见的考查形式,也是史学能力的基本内容,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观点明确、把握方向:支持或者否定某一观点,考生自己必须首先明确自己赞成哪种观点,很多考生都不知道自己持什么观点,答案当然一塌糊涂。 (2)史论结合、证据有力:明确观点后,支持或者否定这一观点需要证据,这些证据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所学知识,二是试题所给材料,无论来源于哪一方面,证据必须要与观点高度统一。 (3)层次清晰、结构合理:任何论证批驳型试题的答案都不是一个方面,在进行论证时要注意表述的层次和角度,比如“对内、对外”,“政治、经济、文化”等,解答试题前应先设计论证的角度。;【针对训练】 1.(2014唐山一模)中国的地学,从《尚书·禹贡》《山海经》开始,到《汉书·地理志》,逐渐形成了着重于记载山川、道路、关塞、水利、土质、物产、贡赋,特别是政治区划变置的传统。这可以佐证(  ) A.传统地学的政治性 B.古代科技的实用性 C.史地不分的综合性 D.小农社会的狭隘性 解析:B 地学属于古代中国的传统科技,从题干中地学“着重于记载山川、道路、关塞……”和“政治区划变置的传统”等信息,可得出古代科技强调实用的特点,故B项正确。A项只是其实用性的一个方面,排除;题干材料主要反映地学的特点,无法推断出古代中国史地不分,C项错误;题干信息与小农社会的狭隘性没有联系,D项错误。;2.(2014潍坊一模) 《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据此可知,孟子强调(  ) A.道德教化 B.兴办教育 C.克己复礼 D.礼法并用 解析:A 从“善教,民爱之”和“善教得民心”可知孟子强调的是教化功能,故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兴办教育,故B项错误;C项是孔子思想,错误;D项是荀子思想,错误。;3.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  ) ●对前朝地方行政设置做出调整 ●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出现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 ●书写材料得到重大改进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解析:B 汉承秦制,汉初在地方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汉武帝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都不能同时符合上述条件,故A、C、D三项错误。;史学争鸣 前沿观点 拓宽视角 ;观点二 有些学者在一定程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