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考纲要求;考点1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2.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1)中央:奕
(2)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3.洋务运动的内容:
(1)前期:以“ ”为口号,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2)后期:以“ ”为口号,开办了 、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民用工业。(3)筹划海防: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 、 、福建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1862年成立 ,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4.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毛泽东曾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张之洞和张謇的共同点是 ( )
A.都是洋务派的代表
B.都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
C.都提倡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
D.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历史事件是 (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4.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创办了一系列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这些工业创办于 ( )
A.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
C.戊戌变法期间D.新文化运动期间
考点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时间、口号、代表人物、目的、主要内容、结果和评价。要理解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此部分内容在中考常以选择题、材料题等形式出现,需要重点复习。 ;考点2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兴起:1895年春,康有为和梁启超等发起“ ”,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2.时间:1898年6月至9月。
3.失败原因:清朝的大权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手中,光绪帝没有实权;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4.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把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 等六人被杀害,戊戌变法失败。 ;5.影响:
(1)有利于中国 的发展;(2)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3)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4)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 思
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2.“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材料来自 ( )
A.康有为的上书 B.曾国藩的奏折
C.林则徐的文稿 D.陈独秀的文章
3.关于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公车上书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
②宣传维新思想的是《民报》
③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④提倡民主、提倡科学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近代中国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涌现各种思潮和主张,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 )
A.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B.戊戌变法——马克思主义
C.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D.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考点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的兴起、失败原因、对中国的影响。要理解戊戌变法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分析变法失败的具体原因,比较导致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两种结局的因素。根据历年交叉命题的特点推测,今后这些知识仍是中考热点问题,并向考查学生综合能力方向发展。题型以选择题、材料题为主。 ;考点3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创建革命组织: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 。(2)19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