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文献

25.校勘学的功用 五、校勘学 校勘学就是以校勘工作为研究对象,对校勘的历史、方法、原则进行系统的研究,总结古籍校勘的实践经验和社会价值,并为校勘古籍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的一门学问。 六、校勘与校勘学的关系 校勘比校勘学的历史悠久; 校勘为校勘学提供实践经验; 校勘学在校勘活动中形成、发展,并为校勘活动提供理论、方法指导。 七、校勘学的目的 恢复或尽量恢复古书原貌,以正本清源,为读书、治学提供可靠的文献资料。 八、校勘的必要性 (一)阅读、治学需要利用经过校勘而形成的可靠的文献资料; (二)提高读书、研究的效率,获得事半功倍的治学效果,必须利用校勘成果; (三)提高学术修养和功力必须从事校勘或利用校勘成果; (四)整理出版古籍,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从事校勘、利用校勘成果。 26.古书??误的类型及原因 一、讹(误) (一)涵义 讹亦称误,是书面材料最常见的错误现象。 讹一、二字为较多。 葛洪《抱朴子·遐览》: “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 (二)讹的原因 1.形近而讹(注意:是繁体字形近!) 成语“鱼鲁亥豕”, “亥”讹成“豕”乃形近所致。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首句:“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宋吴仁杰指出:“‘牛’当作‘先’,字之误也。《淮南书》曰:‘越王勾践亲执戈,为吴王先马走。’”“先马走”就是后世所谓的马前走卒。 2. 音近而讹 《论衡·案书》:“韩非著书,李斯采以言事;扬子云作《太玄》,侯铺子随而宣之。非、私同门,云、铺共朝。” 孙诒让指出:“‘私’当作‘斯’。”音近而讹。 3.其它 因文字分合而讹、因字体变化而讹、因上下文而讹、因注文而讹等。 成语“鱼鲁亥豕”,“鱼”讹成“鲁”或即“鱼”、“曰”合并而成。 二、脱(夺、阙、脱简) (一)涵义 脱,指书面材料脱去一字或数字,称为“脱文”,亦称“夺文”、“阙文”。 古代简书因编绳断烂,在重编时失去一简或数简,称为“脱简”;后世因而也称脱文较多的现象为“脱简”。 脱去一字或数字的现象较为常见。 (二)脱的原因 1. 因书籍缺损而脱 脱文一般用墨钉■、空围□来表示。 脱文较多可约计脱文字数,空出一定的行格。 校勘家对脱文常以“阙”、“下阙”、“疑阙”、“以下脱若干字”等字样表示。 2. 因重文而脱 《列子·仲尼》云:“孤犊未尝有母,非孤犊也。” 俞樾指出:“此本作:‘孤犊未尝有母,有母非孤犊也。’《庄子·天下篇》,《释文》引李云:‘言孤则无母,孤称立则母名去。’是其义也。因两‘有母’字相连,误脱其一。” 3. 因各种原因删脱 因字体残阙、不明词义、不审文义、据他书他本、避讳、政治等原因而删。 4.因写工、刊工漏略而脱,等 三、衍(羡) (一)涵义 书面材料因抄写或刊刻而误增的文字称为衍文,亦称羡文、衍字或剩文。 衍一字或数字较为常见。 《后汉书·郑玄传》所载《戒子书》:“吾家旧贫,不为父母昆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 清阮元在郑玄墓地看到金代重刻唐史天节撰《后汉大司农郑公碑》,碑文无?°不?±字。后来陈鳣见到元大德本《后汉书》,?°不为父母昆弟所容?±一句也无?°不?±字,说明?°不?±字为衍文。(P297,?°陈鳣?±讹作?°陈鲤?±) (二)衍的原因 1.因形似而衍 《墨子·天志》下篇云:“而况有踰人之墙垣(yuán),抯(zhā)格人之子女者乎?”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五:“‘抯’字衍文,‘格人之子女’与‘踰人之墙垣’相对成文,‘抯’即‘垣’字之误而衍者。” 2.涉上下文而衍 《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王念孙《读书杂志》指出:“‘鞅欲变法’,‘鞅’字因上文而衍。此言孝公欲从鞅之言而变法,恐天下议己也。孝公恐天下议己,故鞅有疑事无功之谏。若谓鞅恐天下议己,则与下文相反矣。” 3.因字词误叠而衍 《庄子?¤天运篇》:?°西施病心而矉(pín通颦,皱眉)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俞樾《诸子平议》:?°两??其里?ˉ字,皆不当叠,??病心而矉?ˉ、??捧心而矉?ˉ,文义甚明,若作??矉其里?ˉ,则不可通矣。皆涉下句而衍。?± 4.其它 涉注文而衍,据误本而增,等。 四、倒 (一)涵义 倒指原稿文字具存,并无讹误、缺脱或衍羡,但在流传过程中,文字的先后次序发生了颠倒的现象。 先后次序颠倒的文字称“倒文”,纠正倒文称为“乙正”或“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