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2016答题.ppt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2016答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印象鱼米之乡;学习目标;自学指导:自主学习教材P49-57,请思考 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和位置。(图7.13) 3、长江三角洲的地形和河湖情况。 4、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5、长江三角洲发达的水运及其影响。 6、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古都和历史名城。(P53图7.19) 7、上海的地位及作用。 8、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同城化。(表现、影响) 9、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哪些旅游资源? 10、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一、江海交汇之地;2、位置;3、地形 河流;长三角地形有什么特点?;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讨论:P51活动;淡水鱼;弊;2、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1 )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江堰;(1 )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探究题: 想一想,河流对区域有哪些影响?;长江下游和上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三角15个地级以上城市 包括1个直辖市____、2个省会城市____和____、12个地级城市。;同城效应: 是指对在相邻地区或更大范围内发生重要作用和联动效应。同城效应,意思与“同城化”相近,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局势下城市间互相交流合作发展的必然产物。例如:沪杭磁悬浮的建设,将强化上海和周边省市之间的“同城效应”,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沪杭磁悬浮,全长约175公里,由浙江省省会杭州市与直辖市上海市的一条计划修筑的陆上交通干线,连接已经运营的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以及规划的上海低速磁浮机场联络线,可直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列车速度按市郊区间线路正常运行速度450公里/小时,中心城区内最高正常运行速度不大于200公里/小时来设计,一次建成磁悬浮线路175公里,投资将达到350亿人民币。;三、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三、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苏州园林举世闻名,又有山水之胜,寺观名刹遍布城乡,水乡古镇散落郊野 ,十余个专业博物馆也成了旅游新热点 。;  苏州有大大小小数十个园林,不同的园林风格各异,漫 步其中犹如在画中游。图为拙政园,建于明朝,是苏州园林 中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一个。;;;杭州;  西湖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是历代文人雅士的“ 精神家园”,是千百年来人们向往的“人间天堂”。图为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在杭州时主持修建的苏堤。;周庄;大运河;梳理归纳;课堂练习;4、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 (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5、长江三角洲地区民居墙体高、房顶坡度大是为了( ) A.通风防潮、利干排水 B.便于拆迁,适合游牧生活 C.防寒保温 D.房顶坡度大是为了防止冬天积雪过多 6、 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与阿拉伯半岛纬度大致相同为什么我国江南是“鱼米之乡”,而阿拉伯半岛水资源匮乏( ) A.地形因素 B.海陆位置 C.洋流影响 D.纬度位置 ;7.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福建省的北部及浙江的东北部 B.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浙江省、杭州湾、舟山群岛以及江苏省东部 C.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D.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中部与南部及安徽省东北部 8.以下铁路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京沪线 B.沪杭线 C.京九线 D.京沪高铁;9、临沂的小明同学来到“鱼米之乡”看到的景观是( )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分布图”, 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______海,B______海, C______运河,D______ (河流)。 (2)该地区的以____________气候为主, 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