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中考古诗词赏析1(有答案和解析)(彭长盛).docVIP

12012年中考古诗词赏析1(有答案和解析)(彭长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012年中考古诗词赏析1(有答案和解析)(彭长盛)

PAGE  PAGE 4 1、2012年中考古诗词赏析1(有答案和解析)(彭长盛) 一、诗歌鉴赏(共4分) (2012·成都市)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2分) 答: 2.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2分) 1.【答案】不畏严寒,傲然独立(清丽脱俗,素雅高洁)。(一点1分,共2分。语意相近即可) 【解析】考点:考查对古诗中意象特征的理解。 解析:理解早梅的特征,我们要结合相关诗句来加以概括。如“孤根暖独回”“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我们就可以用相关形容词来加以评价。 点拨:理解诗歌的意象特征主要是分析景物的特征,由景物暗示人物内心和思想,借物咏怀、托物言志。在具体作答时要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和诗歌的写作背景来体会诗中塑造的形象,进而根据诗人的情感倾向来选择合适的词语加以概括。 2.【答案】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显示出“早梅”的不同寻常,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语意相近即可) 【解析】考点:考查对古诗语言的赏析。 解析:“树枝”还不能言其早,不能与标题照应;“一支”还能表现其傲然独立的个性。结合诗歌的意境来回答。 点拨:赏析诗歌的语言,我们要从情感、意境、形象、哲理、语言等审美方面加以综合分析,要注意情景理的统一,解答的时候要注意(1)结合语境;(2)判断所用手法或活用的情况;(3)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2012·河北省)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节选),回答7—9题。(6分)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7、这段文字节选自唐代诗人杜甫的 《 》 (1分) 8、这段文字中,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 9、请对这段文字中划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2分) 答: 7.【答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古诗的题目。 解析:看选句,抓“风”关键词,想诗的题材是歌行体,不难写准题目。 点拨:选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部分诗句进行赏析可能出乎我们的意料,但再参照考试说明,又在意料之中,我们复习一定要全面而扎实。 8.【答案】渲染凄苦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面内容作铺垫。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解析:作答此题,如果用记叙文中环境描写作用作答此题就很容易,想到当时狂风破屋的天气,结合作者当时愁苦的心境,联系下文“屋破漏雨”,我们不难总结出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渲染凄苦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面内容作铺垫。 点拨:这类试题,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学过的知识要会触类旁通,对于牢记的知识要会科学运用。 9. 【答案】示例: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了秋与的细密连绵。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对语句的赏析能力。 解析:通过划线句子,我们判断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然后结合“麻”与“未断绝”得出秋雨的细密连绵的特点,不要忘记比喻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不失分。 点拨:作答此类题,要做好知识储备,要识记比喻、拟人、夸张、用典等的作用,再结合语境具体作答。 (2012·河南省)·7。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2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分) 21. 【答案】抒发了诗人愿为国捐躯的

文档评论(0)

cuo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