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级半期试题(范围选修一及选修二12专题)教师版
高二历史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改革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一曲不朽旋律。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和认识正确的是( )
①改革就是要彻底的革除旧的、传统的一切东西
②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
③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
④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艰巨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2、商鞅变法中,对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容是( )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奖励军功
C.重农抑商
D.推行县制
3、《史记》记载,秦法“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招致了旧贵族的怨恨,即“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这最能印证了这样一个结论: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 )
A、一个巩固统一的艰难步骤
B、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
C、一次推动社会转型的历史机遇
D、一种调和阶级解决土地问题的策略
4、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
C. 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5、出现下面两图不同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佛教的传播和进一步盛行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D.雕刻工匠的审美观念差异
6、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过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 )
A、“恩荫”的途径优于科举考试
B、看到了科举制的弊端
C、产生了否定科举制度的思想
D、认识到经义策论华而不实
7、在王安石手下,凡是对新法提过意见的,不论意见有没有道理、是不是全面反对新法、还能不能争取,都一律废黜,凡是高举旗帜造成新法的,不论其人动机如何、品行如何、成绩如何都一律升迁。这反映出王安石( )
①缺乏正确的改革路线策略
②在人才使用策略上存在严重失误
③变法行动大刀阔斧、态度坚决
④不再是地主阶级的代言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 )
A.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
C.康梁维新派
D.民主革命派
9、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①造成大量
①资本的集中
②扩大了国内市场
③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④强化了中央集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0、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11、《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12、表1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
年份总额(千两)田赋(%)厘金(%)关税(%)18857827638.617.918.818878578736.419.624.318898618735.517.425.718919539433.417.125.118928881635.217.226.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