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中药名】糯稻根 nuodaogen
【别名】糯稻根须、稻根须、糯谷根、糯稻草根。
【英文名】Radix oryzae glutinosae
【来源】禾本科植物糯稻Oryza sativea L.var.glutinosa Matsum.的干燥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秆直立,圆柱状。叶鞘与节问等长,下部者长过节间,叶舌膜质而较硬,狭长披针形,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叶片扁平披针形,长25~60厘米,宽5~15毫米,幼时具明显叶耳。圆锥花序疏松,颖片常粗糙,小穗长圆形,通常带褐紫色,退化外稃锥刺状,能育外稃具5脉,被细毛,有芒或无芒,内稃3脉,被细毛;鳞被2,卵圆形,雄蕊6,花柱2,柱头帚刷状,自小花两侧伸出。颖果平滑。粒饱满,稍圆,色较白。花、果期7~8月。
【产地分布】我国南部和中部各地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夏、秋两季,糯稻收割后,挖取根茎及须根,除去残茎,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本品全体集结成疏松的团状,上端有分离的残茎,圆柱形,中空,长2.5~6.5厘米,外包数层灰白色或黄白色的叶鞘,下端簇生多数须根。须根细长而弯曲,直径1毫米。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表皮脱落后显白色,略具纵皱纹。体轻,质软,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HYPERLINK /guijing/feijing/肺经、HYPERLINK /guijing/shenjing/肾经。
【功效与作用】养阴除热,止汗。属收涩药下分类的固表止汗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15~30克,大剂量可用60~120克。主治阴虚发热、自汗盗汗、口渴咽干、肝炎、丝虫病。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胱氨酸、组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及葡萄糖、果糖、山柰素成分。
【使用禁忌】尚无。
【相关药方】①治阴虚盗汗:糯稻根、乌枣各60克,红糖30克,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②治肝炎:糯稻根、紫参各62克。加糖适量煎服。(南药《中草药学》)
③治丝虫病(乳糜尿):糯稻根250~500克,可酌加红枣。水煎服。(南药《中草药学》)
④治鼻衄:糯稻根30克,水车前15克。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2、【中药名】南天竹叶 nantianzhuye
【别名】南竹叶、天竹叶。
【英文名】Nanadinae Folium
【来源】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的干燥叶。
【植物形态】常绿灌木,高约2m。茎直立,圆柱形,丛生,分枝少,幼嫩部分常为红色。叶互生,革质有光泽,叶柄基部膨大呈鞘状,叶通常为三回羽状复叶,长30~50cm,小叶3~5片,小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3~7cm,宽1~1.2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深绿色,冬季常变为红色。花成大型圆锥花序,长13~25cm,花直径约6mm。萼片多数,每轮3片,内两轮呈白色花瓣状,雄蕊6,离生,花药纵裂,子房1室,有2个胚珠,花柱短。浆果球形,熟时红色或有时黄色,直径6~7mm,内含种子2颗,种子扁圆形。花期5~7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生长于疏林及灌木丛中,多栽培于庭院。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采收加工】四季均可采叶,洗净,除去枝梗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叶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最末的小羽片有小叶3~5枚,小叶椭圆状披针形,长3~10cm,宽0.5~1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表面深绿色或红色。革质。气微,味苦。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经无。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泻火,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用量9~15g。外用:适量,捣烂涂敷,或煎水洗。主治肺热咳嗽、百日咳、热淋、尿血、目赤肿痛、疮痈、瘰疬。
【化学成分】主要含木兰花碱、维生素C、南天竹氰苷、穗花杉双黄酮、南天竹苷A等成分。
【使用禁忌】无。
【相关药方】①治尿路感染:南天竹叶,HYPERLINK /name/cheqiancao_652.html车前草各15g,HYPERLINK /name/mutong_1569.html木通、萹蓄各9g。水煎服。(《万县中草药》)
②治尿血:南天竹叶9~15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③去风火热肿,眵泪赤痛:南天竹叶煎水洗眼。(《纲目拾遗》)
④治疮毒:南天竹叶,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⑤治瘰疬初起:南天竹叶、HYPERLINK /name/weilingxian_253.html威灵仙、HYPERLINK /name/xiakucao_671.html夏枯草,HYPERLINK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