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3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
解放潮流;;第33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魏源:1842年,编撰出《________》,阐述了“ ”的思想。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带动了介绍世界知识书籍的出版。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地主阶级洋务派)
(1)历史背景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
②清政府内部分裂,出现了洋务派。
(2)基本概况
①代表人物:中央以奕,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 ②主张: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______________”的思想。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根本目的: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④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筹划建设近代海军。
(3)影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巧思妙记 用数字归纳法理解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3.维新变法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
(1)出现:早期维新变法思想。
①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
③思想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________制度。
④局限: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它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2)发展:康梁维新思想出现。
①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
②代表人物及主张
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撰写《新学伪经考》和《 》,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力地抨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他的思想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梁启超:发表《________》,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 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是“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③实践:1898年,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即戊戌变法,但很快失败。
④意义: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方法点拨 如何比较维新派与洋务派基本主张的异同点及其存在差异的思想根源
①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富国强兵;都注重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②不同点: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护封建政治制度。维新派则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民族工商业。③两派存在差异的思想根源:以奕、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是封建王朝的当权者,因而竭力维护腐朽的封建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是一批从封建士大夫中分化出来的具有资本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易于接受西方政治思想、生产方式,敢于提出变革制度的主张。两派因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决定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二、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背景
(1)经济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2)政治方面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
②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
(3)思想方面
①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②袁世凯掀起一股________的逆流。
③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奋起反击,力图“根本之救亡”。
2.兴起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指导思想:前期民主与科学;后期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3)代表人物: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4)主要阵地:《________》。
(5)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3.内容
(1)前期
①提倡______________,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形式上,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内容上,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2)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①开始传入: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南昌市稿答案.ppt
- 2014-8-14浙江瑞泰转型升级方案答案.ppt
-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及其应用教程方案.ppt
- 2011年7月5日文安凯旋国际营销答案.ppt
- 2014-15学年八年级英语各话题复习B8U8T2答案.ppt
- 2011年GPS第三讲答案.ppt
- 热电厂保护培训教程方案.ppt
- 热工测量及仪表_第4章_显示仪表教程方案.ppt
-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三专题一1.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教学(共47张)教程方案.ppt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研说教程方案.ppt
-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3-3-2区域经济联系(湘教版)答案.ppt
- 糖尿病饮食治疗教程方案.ppt
- 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金榜:9.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涡流答案.ppt
- 2012届湘教版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地理:模块2必修2第3章第4课_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答案.ppt
- 201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个人收入的分配答案.ppt
- 2012旅游法规02答案.ppt
-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教程方案.ppt
- 2014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东亚与日本答案.ppt
- 2012年02月20日长沙华晨世纪广场酒店式公寓营销思路答案.ppt
- 2014届高三地理专题复习_地球和地图答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