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章 细菌遗传与变异p34;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的L型):p14
1)发现: 念珠状链杆菌 一种极小的菌落,其菌体呈高
度多形态性变异,称为L型细菌。(因首先在英国
的Lister研究所发现而得名。)
2)形成原因:肽聚糖遭破坏,多数细菌死亡,但有的细
菌不死,成为细胞壁缺陷型细菌。
;3)特点:
A 菌体呈高度的多形性且大小不一
B 一般呈革兰氏阴性;
C 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菌落有三种类型:
(1)油煎蛋样菌落,(2)颗粒型菌落,
(3)丝状菌落。
D 在一定条件下可返祖回复到原来形态的细菌。
;L型细菌;4)致病:
A 引起慢性感染。如肾盂肾炎、骨髓炎、心内膜
炎,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
B 常发生于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治疗过程中。
C 常规细菌检查多呈阴性。
临床遇有症状明显而标本培养阴性者应考虑L型细菌
感染的可能。
;病例分析
某男37岁,因嗓子疼服用阿莫西林两周后,出现慢性肾盂肾炎感染,半年内反复发作、不愈,常规细菌检查呈阴性。
考虑可能是什么细菌感染的可能?
实验室如何检查病原?
;一 形态结构变异
1、细菌的L型变异:
2、鞭毛变异:H-O变异
(德语:hauch薄雾,
ohne hauch无薄雾)
3、荚膜变异:
;二、抗原性变异
沙门菌属H抗原:Ⅰ相- Ⅱ相
三、菌落变异:(S-R变异)
光滑型(smooth,S)
粗糙型(rough,R)
四、毒力变异:
例如: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 Gueria ,BCG)
将有毒的牛型结核杆菌,接种在含有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历时13年,经过230次传代,而获得的一株毒力减弱而抗原性不变的变异菌株。对人无致病力。;五、耐药性变异
敏感菌株 耐药菌株 多重耐药菌株
例:1 痢疾杆菌(链霉素)
敏感菌株 耐药菌株 依赖性菌株
2 金葡菌对青霉素的耐药菌株,
1946年仅占14%,1966年已高达97%;;第一节 与细菌遗传相关的物质
物质基础:染色体、质粒与转座子
噬菌体;1 结构与大小:双股闭合环状DNA, 缺乏组蛋白, 总长约1mm,约为菌体长度的1000倍。
2 与真核染色体的区别:
(1)单拷贝
(2)无内含子、转录产
物不必加工剪切
3 细菌致病岛:指病原菌染色体上编码许多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子量较大(20Kb-100Kb)的外源DNA片段。
;二、质粒(plasmid) :1~200KB,为染色体的0.5%~3%, 质粒不是细菌生存所必需;
质粒的特征
1 具有自我复制能力
2 质粒的转移性
根据质粒能否通过细菌接合作用进行传递:
接合性质粒:F质粒、R质粒 ,分子量大
非接合性质粒:转导, 分子量小
;3、质粒丢失后不影响细菌的生命活动
4、质粒赋予细菌的生物学性状:
#F质粒 fertility plasmid:编码性菌毛;
#R质粒 resisteance plasmid :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Col质粒 colicinogenic plasmid :决定大肠杆菌产生大肠菌素
#Vi质粒 virulence plasmid :与毒力有关;三 噬菌体
噬菌体(phage):细菌和真菌的病毒。
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必需在活细胞内寄生与增殖。
(一) 生物学性状:
(1)噬菌体广布于自然界、大小以nm计算
(2)基本形态:即蝌蚪形,微球形,细杆状。
(3)结构:有头部和尾部
;(二)噬菌体感染细菌的两种结果
(噬菌体与细菌的相互关系)
1 噬菌体增殖和细菌的裂解---溶菌性周期;
吸附、穿入、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
毒性噬菌体:
在敏感细菌内增殖并引起细菌裂解的噬菌体。
噬菌体裂解细菌的现象:
;图3-2;2 溶原性细菌的形成--溶原性周期
(1) 溶原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
侵染细菌后并不增殖,将基因整合在细菌
的基因中,并随细菌分裂而被分裂到两个
细菌的基因中去的噬菌体。
(2)前噬菌体:指核酸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
(3)溶原性细菌: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
; 溶原状态可自发中止(10-5),进入增殖周期,引起细菌裂解。
温和噬菌体 溶原性周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