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原生物学
绪论
1、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病原微生物:有少数微生物可引起人类与动植物的疾病,这些微生物称为致病微生物或病原微生物。
2、微生物分为病毒、细菌、真菌三大类
三大类微生物比较 类型 非细胞型 原核细胞型 真核细胞型 细胞结构 无 原始核,无核仁 真核,有核膜 细胞器 无 缺乏 完整 核酸类型 一种D\R 二种D+R 二种D+R 培养 活细胞 培养基(大多),活细胞 培养基 观察 电镜 光镜 光镜
细菌学概论
1、细菌的大小:细菌体积微小,通常以微米(um)为测量单位。观察细菌需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到几百甚至几千倍。
2、细菌的形态: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及螺旋状,根据形态特征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大类。
3、细菌的基本结构特征与功能
(1)细胞壁:位于细菌的最外层,是一层质地坚韧而略有弹性的膜状结构。 (1)维持细菌固有形态,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主要功能: (2)参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3)构成菌体抗原 壁磷壁酸 格兰阳性菌细胞壁: 膜磷壁酸 聚糖骨架 脂多糖 四肽侧链 五肽交联桥 特异多糖 脂多糖 核心多糖 脂类A(内毒素的毒性中心) 外膜 脂质双层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 脂蛋白 聚糖骨架 肽聚糖 四肽侧链
(2)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侧,紧包细胞质,是质地柔韧致密而富有弹性的一层半透膜。 选择性通透作用,与细胞壁共同完成菌体内外物质交换。
生理作用: 细胞呼吸作用,细胞膜上具有多种呼吸膜 生物合成作用
中介体(拟线粒体):细胞膜内褶皱形成的一种管状,层状,或串状物
作用:1)增加膜面积 2)增加膜上酶含量
(3)细胞质:是细胞膜所包裹的溶胶状物质,其基本成分是水、蛋白质、核酸和脂类以及少量糖和无机盐。细胞质含有多种酶系统,是细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超微结构有质粒、核蛋白体、胞质颗粒等。
核蛋白体又称核糖体,是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每个菌体内可有数万个。
质粒是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是闭合环状的双股DNA分子,带有遗传信息,控制某些特定的遗传物质。(特点:自我复制 核外基因)
胞质颗粒:较大颗粒,贮存营养物质和其他物质的颗粒样结构,有脂肪滴,糖原、异染颗粒等。
异染色体:RNA多偏磷酸盐,嗜碱着色深,诊断价值
(4)核质:是细菌的遗传物质,又称为拟核或核区,无核仁和核膜,主要成分是DNA。细菌的核质具有细胞核的功能,控制细菌的生命活动,是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4、特殊结构特征与功能
(1)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形成的一层粘液性物质,多数菌为多糖,少数菌为多肽、透明质酸。
功能:(1)抗干燥作用,贮留水分 (2)形成生物膜 (3)抗吞噬作用 (4)荚膜抗原
(2)鞭毛:是附着于某些菌体体表的细长弯曲的丝状物 作用:细菌的运动器官
(3)菌毛:是某些细菌表面遍布的短而直的丝状物。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菌毛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种
性菌毛:可以通过结合方式在细菌间传递遗传信息
普通菌毛:具有吸附性,可吸附于粘膜上皮受体上,形成细菌的一种侵袭力。
(4)芽孢:是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多层膜状结构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
形成条件:缺乏营养物质,有害代谢物质堆积,休眠状态不是繁殖方式
功能:(1)鉴别细菌大小、形状、菌体内的物质 (2)对细菌起保护作用:多层脂环绕,通透性降低,作为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
5、革兰染色法
(1)步骤: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酒精脱色复红复染。
(2)结果:紫色为G+,红色为G-
(3)意义:鉴别细菌,研究细菌致病性,指导临床用药
(4)原理:不完全清楚,主要为细胞壁结构差异。
6、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1)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是构成菌体成分和细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酸碱度:每种细菌都有一个可生长的PH范围以及最适合生长的pH。大多数病原菌最适宜pH为7.2~7.6。3)温度(4)创伤感染(5)截肢动物感染
25、(1)隐性感染:当机体免疫力较强,或入侵的病原菌毒力较弱、数量较少,感染后病原菌对机体损害轻微,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
(2)显性感染:当机体免疫力较弱,或入侵的病原菌毒力强,数量多,导致机体组织细胞受到较严重损害,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毒血症:病原菌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不进入血流,而其产生的毒素入血,引起特定的中毒症状。 菌血症:病原菌由原发部位一时性或间断性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繁殖,且无明显中毒症状。 败血症:病原菌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陕西省中职职高单招英语考纲词汇表.docx VIP
- 广州市托育机构星级服务评估必达条件、评估标准、家长调查问卷、分级评估申报表、意见书.docx VIP
- 2025年中国四氯化锆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2025年中国半乳甘露聚糖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 恒生校招测试笔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IEC 60664-1-2020+cor1-2020中文版完整版.docx
- ZE-C300(V2)化学需氧量在线分析仪用户手册V2.0.pdf VIP
- 教学课件 地址数据处理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ppt VIP
- 字体侵权法务培训.pptx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423.16-2022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J和导则:长霉.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