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历史文化重要遗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中国历史文化重要遗物

PAGE  PAGE 6 第四章 中国历史文化重要遗物 一、教学内容 中国历史文化遗物的概念。中国历史文化遗物的发现。中国历史文化遗物的作用。中国历史文化遗物的分类。石器的使用和意义。石器的发展和演变。玉器的产生和内涵。玉器的发展和演变。石玉器的发展特点。陶器的发明和意义。陶器的发展和演变。瓷器的产生和发展。陶瓷器发展的特点。早期金银器的发现。金银器的发展和演变。金银器发展的特点。青铜器与青铜时代。铜器的产生和发展。历代重要青铜器。青铜器发展的特点。铁器与铁器时代。铁的发现和使用。战国时期的铁器。汉代铁器。冶铁技术的特点。古代丝织品概说。历代丝织品的发现。古代刺绣的发现。丝织刺绣品的发展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提示 石器时代: 以使用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的时代称石器时代。自人类诞生起,至铜石并用时代开始止,历时二、三百万年。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社会发展阶段处于原始群和原始氏族社会时期。 石器: 以石为原料制作的工具谓之石器。在石器时代广泛使用于采集、渔猎、农业和手工业,是当时人类的主要生产工具。青铜时代仍继续使用,至铁器时代,才被铁制工具所代替。 新石器时代: 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谓之新石器时代。处于中石器时代之后,铜石并用时代之前。此时已产生农业、畜牧业,发明了制陶和纺织。人类由依赖自然的渔猎、采集经济,进入改造自然的生产经济,并已开始永久性的定居生活。社会处于原始氏族公社时期。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已进入文明的前夜。 玉器: 以玉为原料制作的器物谓之玉器。包括工具、装饰品、日用器皿、陈设品、祭器等。 玉器在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 玉因质地温润缜密,光泽柔和,中国古人曾赋于玉以 “德”的内涵。不同时期的玉器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具有朴素雅拙的风格,以阴线、阳线、平凸、隐起的雕琢手法,雕琢出几何纹或动物纹样。商代的玉器以形象单纯、神态突出,多用双沟隐起的阳线装饰细部为特征。西周的玉器纹样简化夸张,生动传神。东周时期各诸侯国争相雕琢,玉器工艺有了广泛发展,做工精细。秦汉玉器在艺术风格上趋向雄浑豪放,细如亳发的阴线雕饰是汉玉技法上的一个特点。唐宋玉器质地优良,技术精湛,禽兽花卉题材和玲珑剔透之器增多,开始出现世俗化倾向,雕琢技艺上的形神兼备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元明清时期,是中国玉器史上极其光辉的时代。元明时期,为追求文人高雅的情趣,发展了雕琢文人诗词和写意山水画的玉器。清代乾隆时期,治玉的技艺已相当成熟,达到了空前的高峰,清嘉庆后日渐衰落。 1.陶器: 以粘土为原料,经成干燥为焙烧而成的质地粗糙且不透明的器物谓之陶器。陶器烧成的温度较瓷器低,并具有吸水性。因原料成分、所含杂质及烧制温度不同,胎质色彩各有不同。分别呈红、灰、黑、褐、白等色。 陶器的发明: 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最早通过火的作用,使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是古人改造自然的一项伟大发明。表现了人类控制与改变自然状态能力的加强和扩大,也是人类物质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陶器的发明,很快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进而扩大到工具领域,促进了人类定居生活的稳定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它标志着人类已从采集、渔猎进入以农业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并成为新石器时代的突出特征,从而使人类的定居生活更加稳固,开辟了人类生活史上的新纪元。先民们遗留下来的陶器,还是考古学研究中极有价值的实物资料,研究者可依据其质地、形制、制法、纹样等来区别考古学文化的类型,判定遗址的年代,为研究史前史提供可信的实物资料。 2.彩陶: 古代绘有彩色纹样的陶器,谓之彩陶。彩陶的纹样系在陶坯表面画上动物纹或几何形花瓣纹等纹样,然后烧制而成,纹样不易脱落。纹样一般有赭红、黑、白三种。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青铜时代的辛店文化等都流行这种陶器。 釉陶: 陶器表面挂釉的陶器谓之釉陶。我国西汉中期出现铅釉陶,东汉时期大为流行。陶胎成砖红色,釉为棕黄或绿色,烧成温度在摄氏800度左右,陶质不坚,釉易脱落,专用作随葬品。 彩绘陶器: 陶器烧成后,在陶器表面画出纹样的陶器,称之为彩绘陶器。彩色易于脱落。夏家店下层文化开始出现,西汉时期仍然流行。 3.唐三彩: 因唐初低温烧制面成的彩釉陶器,故谓之唐三彩。彩色绚丽,彩色不限于三彩,其彩色有白、黑、黄、褐、绿、蓝等色。烧制温度在摄氏800至1100度。种类有专用于随葬的俑和模型,以及生活用具。辽代继承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其产品称为“辽三彩”。 瓷器: 以瓷土为原料,经成型、干燥、施釉、焙烧而成的器物,谓之瓷器。瓷器具有胎质洁白细密,具有不吸水性,釉色透明,与胎结合紧密等特点,烧成温度在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