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乐亭县第一实验小学
记乐亭县第一实验小学
李革新 吴忠信 刘存贵 ,~DV0# ?
一 M:b#M ?;S ?l0 ???乐亭县第一实验小学(简称一小,原名乐亭县立高等学校),位于老城内文化街中段路北,建于清光绪29年(1903年)。当时,校院西侧建有孔庙,庙南建丈余高的牌楼,上书写“圣域”二个大字,孔庙和牌楼之间建拱桥,桥东南角有一棵老古槐树(今存),三人合围粗,空心,心内长新枝,小学生们在课外活动时经常围着古树捉迷藏。至2007年,建校已有104年,是全县历史最长的学校。 Q$v00z]f* ???学校初建名为乐亭县官立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改称乐亭县立高等小学,是当时县内“五大高等”之一。后又改名城厢国民学校,天衢街小学。建国后,改为乐亭县城厢完全小学,因学生多增开了二部。1953年,因学生更多分建两个学校,名为城厢第一完全小学(一小),二部改建为城厢第二完全小学(二小)。1958年,两校合并(校址不迁),统称乐亭县实验小学。文革中改名育红小学。1982年,被确定为唐山地区第一批办好的重点小学,也是乐亭县的实验小学。 O1S7t)ag ?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节制生育前,是学龄儿童的高峰期。学校有26个教学班,3个幼儿班,在校学生(包括幼儿)1670人,教职员工达86人,是该校发展的顶峰,也是全县规模最大的小学。学校占地面积20多亩,有教室、办公室等各种用房114间,其中有1982年县拨款57400元,建标准化教室46间。 wjDp;P ? 因该校是县直属实验小学,是全县的样板,办学质量的高低,不仅标示本校,它的辐射作用,关系到全县的办学水平。 N._}ts ?q\~ #g.} ?二 Jc atI ?@uldDMJ] ???历史上,学校校长和教师的选聘,都是严格按照“资历高,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高、思想品德高、服务态度高”的五高要求,以确保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HE%/+mZN ???一百多年来,学校共聘任了校长30名,建国前有:王雨亭(润林)、刘志勋(锡三)、高俊卿、高子寿、郑树堂、张锡久(国笏)、蒋涤尘、赵兴非、李再新、李庚之(木村)、高化明(振邦)。建国后有:高化明、张卓才、阴国华、韩亚伦、史孝林、赵仪超、刘志林、杜亚夫、赵敬杰、安文生、朱希增、齐长庆、周树正、李长存、张万明、张建国、赵焕臣、赵振海、陈亚平、李宝存)。(建国前后,也有书记、校长同时任职)。他们均为社会名流,县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如第一任校长王雨亭,旧县志记载:王雨亭,光绪33年任县高等小学堂堂长,事为初创,规模井然有序,管训兼施,成绩卓著,培养了大批德才兼优学生。直隶学正徐公,奖以“绩学功深”匾额;提学使傅公,奖以“勤慎谨朴”匾额;教育厅长龚公,奖以“教育宣勤”匾额;内务部奖以“行谊难能”匾额;省长王公颁给一等银质奖章;民国十四年五月,执政府题赠“儒林模范”匾额,并赐赠褒词。 5l 3PAG ???观此,可见其办学治教之能,名不虚传。 bmA1w[W] ? 在众多校长中,唯高化明跨建国前后,他终身从事教育,治学有方,善书画,风趣幽默,尊师爱生,常在笑谈中解决教师或学生的问题,使他们心悦诚服,对老校长倍加敬爱。1944年,县党、政领导重视发挥知识分子抗日的作用,成立了知识分子抗日救国会(简称知救会),选任他为领导班子成员。1951年,由于办学成绩显著,被评选为出席唐山地区先进工作者,后被唐山专署委任为滦县汇文中学校长。 .Zv~aGE ? 百多年任教教师达几百名,他们都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熬弗心血,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特别是向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了广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爱国热情。1922年,县高师生为“雪国耻,反侵略”,在教师严柏年(后曾在县中学、昌黎师范任教,是省、市、县闻名的画家)等教师带领下,举行游行示威,宣传反日救国,号召抵制日货。学生们出于爱国义愤,砸了一家经营日本瓷器商店,使不顾民族气节的商人,受到了政治上的谴责和经济上的损失。 ]i$0s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略者对学校严密控制,推行奴化教育。1941年至1942年两年曾抓捕教师22名,其中杀害5名,在镇压的毒辣手段恐怖下,也吓不倒爱国教师,反而仇恨更深。县高小的语文教师曹世侯(后曾到河北省教育厅工作,国家教育部任司、局级干部),不讲敌伪教材,以课堂作掩护,自选、自编、自印爱国主义教材,曾讲授过七十二烈士林觉民给她妻子陈意映的《绝笔书》,画家丰子恺的“梦恨”、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岳飞的《满江红》等文章和历史故事。他生动地讲解,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V W;[# ???学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受了不同形式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一是在建学堂初期,受尊孔读经时期的封建教育思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