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一类古诗词比较特别,它就是登临诗(词)。
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故此类诗词很多。
陈子昂登过,有了《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 从中可以看出,这类诗词重在写登临之“意”,即重在表达登临某处时的思想或者情感。陈子昂是这样,杜甫是这样,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也会这样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楚天; 上片写出了怎样的意象和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楚天; ; 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 ; 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 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1、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深热爱之意。(江南美景触发);上片: ;2、下片用了哪些典故?突出了形象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1) 尽西风,季鹰归未?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下片: ; 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幽愤。;
; 四、 “登临意”在心,它的外在表现是“泪”。有道是“英雄有泪不轻弹”,但这位却泪满衣襟。你现在知道“英雄落泪”的原因了吗? ; 上联“铁板铜琶”是一个典故,出自《历代诗余》所引宋代俞文豹《吹剑录》里评论苏词风格的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好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后来就演绎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玉堂”是宋代翰林院别称;“柳郎中”即当时词人柳永;“大江东去”是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首句,后人多用“大江东去”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下联的“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列子· 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贺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 上片写景,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 “辛稼轩,词中之龙也,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 ——《白雨斋诗话》
① 从写景入手,意境开阔,情景交融。
②通过历史典故,层层推进,自然而贴切,深
沉而含蓄。
③采用白描、反衬的手法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
形象。; 词到苏轼手里进一步扩大了题材和意境,建立起豪放的词风。但豪放词到辛弃疾手里才臻于完善而达到高潮。
苏轼的词:具有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襟,形成了豪放而飘逸的风格。
辛弃疾的词:既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感情,跃跃欲试的雄心,又表现出深沉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悲愤,形成了豪放而沉郁的风格。;1、背诵默写此词。
2、体会本词的豪放词风,指出它的具体表现。
3、积累成语“美芹之献”“求田问舍”
美芹之献:谦辞。言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
求田问舍: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价。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