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与丝绸之路的故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榆中与丝绸之路的故事

 PAGE \* MERGEFORMAT 7 榆中与丝绸之路的故事 历史上,远古的国际通道——丝绸之路就是从榆中地面上穿境而过的。 在这条熙熙攘攘的土路上,匆匆而过的除了奔赴边塞沙场的军旅兵卒,驮运丝绸瓷器的驼队,星夜传递公文的驿马,以及官员、商贾、车马以外,那些执著信佛的僧侣,当他们万里奔波前往天竺求取真经时,也在榆中地面上留下了他们的脚印。 取经故事,是榆中历史上的重要史料。 东晋时,有高僧法显和同伴慧景、道整、慧应、慧巍他们,从长安出发,西行求经。他们徒步行走一个月,就到达乾归国。乾归国即西秦,其国都就在榆中境内的夏官营。 法显取经回国后,把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写了一本书叫《法显传》又名《佛国记》,书中,他是这样记录他在榆中的行踪的:“……初发迹长安,度陇至乾归国,夏坐。”佛教徒在多雨的三个月静修不外出叫“夏坐”,可见法显和尚不仅路过榆中,而且在乾归国国都所在的苑川地区逗留静养了三个月之后,才启程继续西行的。 岁月沧桑。在法显之后,又经过了长达四百二十多年以后,唐僧玄奘又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天取经。可怜的和尚比法显要寒碜得多,他身边就没有什么孙大圣、猪八戒,更没有白色骏马,从资料图像上看,他身背一个遮挡风雨的布篷,布篷前檐挂一盏夜间照明的灯笼,短裤、脚登麻鞋。他只身从长安出发,用步子丈量大地,一步一步,一站一站,徒步从榆中境内经过,到达西域的高昌国时,就和榆中人打上了交道。 原来高昌国国王麦匊文泰是榆中籍的人。本来麦匊文泰的祖先带到高昌国的是中原文化,儒家经典和道教宗教,结果王位传到麦匊文泰手上,不知怎的,他却转而信佛,不仅笃诚而且达到佞佛的程度。 却说麦匊文泰一听有唐朝高僧玄奘前往天竺,行进途中经过这里,便派贵臣带着几十匹好马去请玄奘到高昌来。因路远,玄奘到夜半才到高昌城,结果虔诚的麦匊文泰和王妃都熬夜等着,一见唐僧到来,国王竭诚欢迎,拜问甚周。第二天,高昌王麦匊文泰王妃以下众人前来拜望,请唐僧移住到王宫旁的道场中,并一再劝唐僧别去“西天”到取经了,就在高昌国吧!唐僧没有答应。 过了几天,唐僧向高昌王麦匊文泰辞行,麦匊文泰执意挽留,开的价码越优厚了,国王说他愿做唐僧的弟子,终生供奉法师,同时让全国百姓都做唐僧的弟子。唐僧坚决不允,并以绝食来表示西行的决心。麦匊文泰见实在挽留不住,只好请唐僧再住几天,为大家讲《仁王般若经》。讲经那天,国王麦匊文泰亲自执香炉迎接法师入帐,并在三百余听众面前,以国王之尊居然趴跪在地上当凳子,让唐僧踏着他的背,坐到法座上去。 唐僧离开高昌国的那天,高昌城的僧侣、百姓、大臣、国王倾城出动相送。国王麦匊文泰抱住唐僧恸哭不已,亲自送了数十里才回。 这段生动的历史故事,详细地记载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 时光演进至清初,有榆中兴隆山道士刘一明,竟然花费大量的大力、物力、财力在山上兴师动众印刷唐僧取经的大部头小说《西游记》。 道士的这一行动,其原委是当时《西游记》的作者署名为“丘处机”,民间也流传有“丘祖一梦作西游”的说法。而道士刘一明的祖师就是丘处机,他热忱地想把祖师的这一著作加以诠释、点评,广为宣扬,于是他在《西游记》的每一回前加写一段话,总书名改为《西游原旨》,其内容还是演义唐僧取经故事。 道士刘一明动真格的了,他亲自跑到靖远县,选购木质细腻柔软适合雕刻的梨木,运来兴隆山,延请雕版工匠,着手雕刻演义唐僧取经故事的《西游原旨》印刷版。 据当地人说,雕刻印刷用的木版,比活字版要费事得多,必须先将原稿的文字写在纸上,再反贴于木版,之后才按反面字迹用刀镌刻。听说当时在众多匠工中有一高手,他不用这么做,他只要一边看着书稿就能在木版上开刻,其质量还很好。这匠工精湛的手艺,在榆中老百姓中间传为佳话。 历史啊历史。当年真正的唐玄奘是身背遮阳篷,只身徒步从榆中境内孤零零走过,而现在匠工刻刀下出现的文字,却绘声绘色地演义唐僧取经故事,刀下出现的文字说唐僧身边有了孙悟空、猪八戒、白龙马,一路上和妖怪打仗,热闹得很,红火得很,有趣得很。这些取经故事口传性很强,说书人一讲,人们爱听得很呢。可是这部取经故事长达几十万字,若用手工刻版,谈何容易。 难得刘一明道士有毅力,刻版的匠工也有恒劲,为刻印这部取经故事,匠工一刀一刀地刻削,一笔一画,一字一行,一块版一块版摞起积攒,前后竟花十年功夫,这部取经故事书的雕刻版才得以竣工。难得。 于是在清初的乾隆、嘉庆年间,榆中兴隆山上就开工印制取经故事书《西游原旨》。 为此书费尽心血的道士刘一明,眼看新书印制出来,心情特好,他撰对联一副抒其心怀: 欲人人为圣贤书刊十载从今了却终身愿要刻刻擒鸟兔火炼三铅自此重开满洞花当时这部书印了多少不得而知,但从至今留在兴隆山西山腰的“藏经洞”和“藏版洞”看,这两处青砖箍的窑洞式的库房,从洞里的空间大小看,当时那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