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污水的物理处理1-3节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第一节 格栅和筛网;格栅由一组(或多组)相 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 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 道,或进水泵站集水井的 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粗 大的悬浮物及杂质。;格栅所截留的污染物数量与地区的情况、污水沟道 系统的类型,污水流量以及栅条的间距等因素有关, 可参考的一些数据:;人工清除;旋转式格栅除污机;上海松江东部污水处理厂;上海天山水质净化厂;转鼓式机械格栅;二、格栅分类;三、格栅的设计计算;污水设计流量的计算;1、生活污水设计流量的计算;Kd——日变化系数,是最大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 ;居住区生活污水排水定额 (上册P238:居民生活用水定额);(2)公共建筑生活污水量计算 ;(3)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量计算 ;2、工业废水设计流量的计算;3、污水总设计流量的计算;格栅栅条 断面形状;格栅栅条 断面形状;格栅栅条 断面形状;格 栅 的 建 筑 尺 寸;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2的计算:;格 栅 的 建 筑 尺 寸;格栅设计计算例题; (3)进水渠渐宽部分长度L1 若进水渠宽B1=0.65m,进水渠内流速0.77m/s,渐宽部分展开角α1=20° (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渐宽部分长度L2 (5)过栅水头损失h2;(6)栅后槽总高度h总 取栅前水深h=0.4m,栅前渠道超高h1=0.3m (7)栅槽总长度L: (8)每日栅渣量W: W1取0.07m/103m3 采用机械清渣 ;作用 用于废水处理或 短小纤维的回收;填埋 焚烧(820℃以上) 堆肥 将栅渣粉碎后再返回废水中,作为 可沉固体进入初沉池。;第二节 沉淀的理论基础;沉淀法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降性能,在重力作 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自由沉淀;自由沉淀及其理论基础 ;悬浮颗粒在水中的受力:重力、浮力; 1.悬浮颗粒在水中受到的力Fg Fg-是促使沉淀的作用力, 是颗粒的重力与水的浮力之差: 式中: Fg-水中颗粒受到的作用力; V-颗粒的体积; ρS-颗粒的密度; ρL-水的密度; g-重力加速度。; ;当颗粒粒径较小、沉速小、颗粒沉降过程中其周围的绕流速度亦小时,颗粒主要受水的粘滞阻力作用,惯性力可以忽略不计,颗粒运动是处于层流状态。 在层流状态下,λ′=24/Re,带入式中,整理得自由颗粒在静水中的运动公式(亦称斯托克斯定律):;由上式可知,颗粒沉降速度uS与下述因素有关:;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沉淀区过水断面上各点的水流速度均相同,水平流速为v; 悬浮颗粒在沉淀区等速下沉,下沉速度为ut; 在沉淀池的进口区域,水流中的悬浮颗粒均匀分布在整个过水断面上; 颗粒一经沉到池底,即认为已被去除。 ;式中:v-颗粒的水平分速; Qv-进水流量; A′-沉淀区过水断面面积,H×b; H-沉淀区的水深; b-沉淀区宽度。;设u0为某一指定颗粒的最小沉降速度。 当颗粒沉速ut≥u0时,无论这种颗粒处于进口端的什么位置,它都可以沉到池底被去除,即图10-19a中的迹线xy与x′y′。 当颗粒沉速utu0时,位于水面的颗粒不能沉到池底,会随水流出,如图10-19b中轨迹xy″所示;而当其位于水面下的某一位置时,它可以沉到池底而被去除,如图中轨迹x′y所示。 说明对于沉速ut小于指定颗粒沉速u0的颗粒,有一部分会沉到池底被去除。; 在同一沉淀时间t,下式成立: 故 对于沉速为ut(utu0)的全部悬浮颗粒,可被沉淀于池底的 总量为: 而沉淀池能去除的颗粒包括u≥u0以及 utu0的两部分,故沉 淀池对悬浮物的去除率为: ; 图10-19的运动迹线中的相似三角形存在着如下的关系: 将上式带入式 Qv/A-反映沉淀池效力的参数,一般称为沉淀池的表面负荷率, 或称沉淀池的过流率,用符号q表示: 理想沉淀池中,u0与q在数值上相同,但它们的物理概念不同: u0的单位是m/h;q表示单位面积的沉淀池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流 量,单位是m3/m2·h。故只要确定颗粒的最小沉速u0,就可以求得理 想沉淀池的过流率或表面负荷率。 理想沉淀池的沉淀效率与池的水面面积A有关,与池深H无关, 即与池的体积V无关。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