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子宫内膜缺血在腹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形成中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
子宫内膜缺血在腹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形成中作用及分
子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 正常非缺血内膜建立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
目 的
改良“同种异体腹腔注射正常非缺血子宫内膜”建立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 EM)模型,研究影响建模的因素,探讨内膜数量及注射频次对内膜
腹腔种植的影响。
方 法
以8-10周龄的雌性C57BL/6近交系小鼠为模型鼠,对―同种异体腹腔注射内膜法‖
进行如下改良:取供体鼠正常子宫内膜均匀切成1×1mm大小,将组织块装入20号针
头后进行腹腔注射。研究内容:(1)内膜数量对内膜腹腔种植影响:根据腹腔注射
内膜数量,建模鼠随机分为6组( n=10):1片组, 2片组, 4片组, 8片组, 16片组,32片组。
(2)根据内膜注射次数对内膜种植影响:以1片内膜作为单次注射量,注射间期为5
天,根据注射次数分为5组(n=10):1次组,2次组,3次组,4次组,5次组。建模后
第7天观察病灶,取病灶作HE染色组织学检查。根据肉眼见典型病灶结合组织学检查
内膜腺体为存活病灶。以成模率及内膜存活率作为评价内膜存活情况指标。成模率=
建模成功鼠(只)/各组总建模鼠;内膜存活率=存活内膜总数(片)/ 腹腔注射内膜
总数(片)。
结 果
改良后“腹腔注射内膜法”建立EM模型具有以下优点:改良后内膜残留减少,
异位病灶大小均匀,病灶分散,便于观察,成模率、内膜存活率稳定。
(1)内膜数量对内膜腹腔种植影响:成模率随着注射内膜量增加而逐渐增加,从1
片组20%(2/10)增加到8片组60%(6/10),当内膜数量到达16片以上时成模率达到
100%??10/10); Pearson相关分析内膜数量与成模率成正相关(R=0.982),呈二次函
I
中文摘要 子宫内膜缺血在腹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形成中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数曲线:Y=1.095+0.863x-0.18x2(R2=0.944,F=33.45,p=0.003);内膜种植数量与
内膜存活率相关(R=0.947),曲线拟合成二次函数曲线:Y=-1.167+3.72x-0.61x2
(R2=0.972,F=69.127,p=0.001)。卡方检验8片组内膜存活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
(p0.05)。
(2)内膜注射次数对内膜腹腔种植的影响:随着内膜注射次数增加,成模率逐
渐增加,由1次组20%(2/10)增至5次组100%(10/10),Pearson相关分析内膜注射
次数与成模率正相关(R=0.981),回归分析成二次函数曲线:Y=1.095+0.863x-0.18x2
(R2=0.944,F=33.45,p=0.003);内膜存活率与注射次数正相关(R=0.981),曲线
拟合成幂函数曲线:Y=1.99X0.949(R2=0.962,F=88.357,p=0.011)。
结 论
改良后“同种异体腹腔注射非缺血内膜”建立EM模型,病灶分散、病灶大小、数量、
成模率、内膜存活率变异小,模型稳定,重复性好。内膜数量及内膜注射频次是影响
建模的重要因素。大量内膜(大于16片)单次注射以及少量正常内膜(1片)多次注
射成模率高达100%,表明正常非缺血内膜易于在腹膜种植存活。8片单次腹腔注射成
模率“60%”,内膜存活率“40%”,病灶数3-5个,适于进行各种干预试验,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