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江苏高考诗歌鉴赏复习—形象调研报告.ppt

2016江苏高考诗歌鉴赏复习—形象调研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诗歌形象是指诗歌中所塑造的形象,它包括: ①、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②、抒情诗中诗人自己(或称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③、写景诗中借以抒发情感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即景象,也叫意象; ④、咏物诗中情感描绘的事物即物象 。;;专题一:人物形象;;古典诗歌人物形象考查要求: 把握形象的特征, 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如何正确分析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1. 知人论世,关注人物背景、社会背景和创作背景。 2. 从人物的肖像、神态、行动、语言、心理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 3. 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方法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方法二: 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方法三: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专题二:景物形象;;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  ;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问】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图画、画面)?有何作用?;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潇潇,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问】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忆王孙·春词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①,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①王孙:本指贵族公子,此处指主人公的丈夫。 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迟日,春日。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找意象;孤寂冷清、明丽阔远、雄浑壮美、 萧瑟凄凉,安谧美好、幽美恬静 生机勃勃,肃杀荒寒、明净绚丽、 朦胧飘渺,凄寒萧条、悲壮苍凉 清新自然、绮丽华美、恬淡闲适、 ; ; ; ;两千多年前,一位圣人奔走在华夏大地上;旷野之中,忽然出现一位狂人,唱着歌走过圣人车前。众庶如此之多,楚狂竟然为孔子而出现;天下如此之大,楚狂竟然明知孔子的行程。楚狂对孔子的尊重与爱护之心,不可谓不真切盛大。楚狂尚且知道尊重与爱护圣人之德,执政者竟然轻易弃之毫不可惜!这是楚狂归隐的原因,也是孔子大道不行的原因。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楚狂归隐,不是不思进取,而是知时务而等待时机的远见卓识者。与孔子所不同者,在于楚狂欲救一代之政治、一时之天下,生不逢时的时候,便潇洒清高地度过一生;孔子不仅欲救一代之政治、一时之天下,更要救万世之政治、千秋之天下,孔子不为一时不得志而舍弃当世的救济之心,更不会因为自我不得志而舍弃行道于万世之志。;;;热身:猜一猜下面诗歌所咏为何物;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虞世南原是前朝旧臣,入唐后以文才和德行 受到唐太宗的器重,他生性耿直孤傲,不合于世。 诗人借蝉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如何鉴赏咏物诗; 要从诗歌中提炼描写物象特征的词语,再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推断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例题赏析1】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①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①漏,指漏壶,古人计时的器具。“漏断”指夜深。 问:词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赏析。 ; 解析: 鉴赏词中“孤鸿”的形象,要抓住下阕的四句话:“惊起却回头”,是说孤鸿惊恐不安,非常警惕; “有恨无人省”,说它

文档评论(0)

4753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