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福建省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第三节)调研报告.ppt

2017届福建省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第三节)调研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类型;形象类型;形象类型;形象类型;形象类型; 二、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景物形象类型   1.“青山”意象。 ①“青山”在古典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变的特色,是文人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因而备受文人喜欢。 例:“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②“青山”是故乡的象征,故乡山脉的轮廓是游子心中最清晰的印痕。 例:“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朓《游东田》); “无穷芳草色,何处故山青”(齐己《送休师归长沙宁觐》)。; ③“青山”是历史与永恒的象征。 例:“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临江仙》)。; 2.“月”意象。 ①对月思亲思乡,引发离愁别绪。 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②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痛。 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③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 例:“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3.“冰心”“冰雪”意象。 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心性高洁。 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4.“水”意象。 ①绵绵愁思,离愁别恨。 例: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②时光流逝。 例:“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关山”意象。 ①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例:“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②历史存在。 例:“关河梦断何处”“关山度若飞”“秦时明月汉时???”等。; 6.“清风”“白云”意象。 ①望云思友,见月怀人。 例:“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杜甫《恨别》)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②随遇而安,自由自在,归隐山林。这种思想常由白云、青山、苍天、空山等意象组成悠远、清静、平淡的意境来表现。 例:“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 7.“斜阳”“云烟”“清霜”意象。 ①沉郁思古幽情。 例:“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②惆怅、凄苦、悲凉情绪。 例:“暮霭沉沉楚天阔”。; 8.“兰花”意象。 兰花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蕴含着追求淡泊的精神,象征君子隐士。 例:明代徐渭《兰》:“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这首诗写出了春兰的美,兰以幽香取胜,比春光中 的“千红”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9.“竹子”意象。 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蕴含着正直谦虚、坚贞高洁的品质,象征着隐士君子。 例: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 例:苏轼《於潜僧绿筠轩》中“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通俗但入木三分,可谓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志了。; 10.“菊花”意象。 菊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蕴含着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精神,象征隐士君子。 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11.“草”意象。 “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变化,易触动久别的忧思;在空间的分布上,碧草连天,易将人的思绪引向远方,遥无涯际。 例: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2.“落花”意象。 “落花”“流水”一去不返,常引起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把水与时间的流逝结合起来,由落花而感叹人生的无常,多用在惜春词中。惜春

文档评论(0)

4753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